[实用新型]一种从稀土分离废液中回收氨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2373.1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9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樊佐军;赵军峰;张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南县新资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02 | 分类号: | C01C1/02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8 | 代理人: | 夏琛莲 |
地址: | 3418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池 管道连接 浓缩器 氨水 溶液出口 物料浓缩 稀土分离 回收氨 节能 废液 本实用新型 废水中氨氮 溶液进口 物料入口 一级排放 回收 低排放 低污染 反应罐 蒸汽量 消耗量 回收率 蒸汽 排放 能源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从稀土分离废液中回收氨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有溶液池Ⅰ、节能浓缩器和溶液池Ⅱ等;溶液池Ⅰ的溶液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节能浓缩器的物料浓缩入口,节能浓缩器的物料浓缩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溶液池Ⅱ的溶液进口,溶液池Ⅱ的溶液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反应罐的物料入口。通过该系统对氨进行回收,能使氨的回收率≥99.5%,最终得到的氨水浓度达到8.0‑10.0mol/L,回收高效彻底;同时,该方法最终排放的废水中氨氮含量≤5.0ppm,远小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5.0ppm,实现了低排放、低污染;此外,通过该方法进行作业,蒸汽的消耗量仅需0.8‑1.0吨/吨氨水,极大地节省了作业所需的蒸汽量,节省了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稀土分离资源回收领域,具体属于一种从稀土分离废液中回收氨的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稀土生产大国,每年的稀土产量超过25万吨,开采和加工量巨大。在现今稀土湿法分离工艺中,在稀土萃取和稀土沉淀工艺段通常分别采用氨水皂化及碳铵沉淀,其中使用的氨水和碳铵辅料导致分离稀土元素后的废液含氯化铵,是稀土分离废液中氨氮污染的来源。废液排放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又使大量氨被白白浪费,造成巨大的资源流失,因此回收稀土分离废液中的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回收稀土分离废液中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如公开号为CN1224694A的专利申请文件所记载的回收氯化铵的方法,其是通过直接浓缩蒸发结晶回收得到氯化铵,但这种方法因为废液中氯化铵浓度较低,导致加工成本高,所以未得到推广普及;一种如公开号为CN1504413A的专利申请文件所记载的回收方法,其是在氯化铵溶液中加入循环剂,通过蒸发回收氨水和盐酸,但这种方法因为回收的氨水和盐酸浓度太低,无利用价值,所以未得到工业化应用;此外,公开号为CN101475194B的专利文件也公开了一种从低浓度氯化铵废水中回收氨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低浓度的氯化铵废水中加入碱性物质,从而生成氨水和氯化物盐,再经过分离浓缩得到有使用价值的氨水,此方法因为工业应用价值较高已被稀土分离企业普遍采用,但此方法因为现行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局限,存在氨的收率较低且加工能耗高等问题,该方法氨的回收率仅为 70.0-80.0%,最终排放物中氨的含量仍然比较高,直接排放仍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而且生成的氨水浓度也仅有3.0-5.0mol/L,而蒸汽消耗量却≥1.5吨/ 吨氨水。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条件下仍难以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亟需对稀土工业废液中氨的回收工艺加以突破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从稀土分离废液中回收氨的系统,通过该系统对氨进行回收,能使氨的回收率≥99.5%,最终得到的氨水浓度达到8.0-10.0mol/L,回收高效彻底;同时,该方法最终排放的废水中氨氮含量≤5.0ppm,远小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5.0ppm,实现了低排放、低污染;此外,通过该方法进行作业,蒸汽的消耗量仅需0.8-1.0吨/吨氨水,极大地节省了作业所需的蒸汽量,节省了能源。
(2)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南县新资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全南县新资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2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润土生产用保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氧化铜粉体材料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