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PVC阻燃塑料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4547.8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6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谯灵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明索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27;A62C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壳 橡胶管 套接 本实用新型 阻燃塑料 导电板 固定座 密封袋 阻燃剂 内壁 明火 熄灭 保护气体 内部填充 固定板 空腔 火星 填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PVC阻燃塑料接头,包括固定座、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第三保护壳和固定板,所述固定座中部套接有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所述第一橡胶管内部套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二橡胶管内部套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一保护壳内壁黏贴有第二保护壳,所述第二保护壳内部填充有阻燃剂,所述第二保护壳内壁黏贴有第三保护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三保护壳内的空腔设有的密封袋,并在密封袋内填充有的保护气体,使得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与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之间出现的火星或明火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熄灭,同时通过在第二保护壳内设有的阻燃剂能够对出现的明火进一步的熄灭,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接头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接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PVC阻燃塑料接头。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Polyvinyl chloride),是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monomer, 简称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之为氯乙烯树脂。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一般电子产品的连接头(Connector)与电气用品插销(Pin),称为插头。家用交流电源插头与插座,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公接头,以物理方式插入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型的电源插座。尺寸是关系到插头插座和转换器能否安全使用、是否满足通用互换性要求以避免误插入的一项重要技术要求。尺寸不合格会影响用户使用或产生接触不良、误插入等隐患,轻则使设备损坏,重则会产生火灾和触电事故,而现有技术中的塑料接头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
1.现有技术中的塑料接头由于其自身结构上的缺陷,无法对产生的火星或明火进行阻燃作用,使得火源蔓延增大火势严重威胁了人们的日常安全,满足不了现有技术的要求。
2.现有技术中的塑料接头由于其结构的不足,存在着结构单一、稳定性不足、抵抗力差等缺陷,容易使塑料接头发生损坏出现漏电情况,满足不了人们日常的生活与工作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PVC阻燃塑料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PVC阻燃塑料接头,包括固定座、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第三保护壳和固定板,所述固定座中部套接有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所述第一橡胶管内部套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二橡胶管内部套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一保护壳内壁黏贴有第二保护壳,所述第二保护壳内部填充有阻燃剂,所述第二保护壳内壁黏贴有第三保护壳,所述第三保护壳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一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两端处分别镶嵌有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均贯穿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与第三保护壳,所述第一导线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导电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导电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橡胶管与第二橡胶管外围一端均贯穿第一保护壳、第二保护壳和第三保护壳黏贴有密封袋,所述密封袋内部填充有氮气。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一侧中部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部与第一橡胶管与第二橡胶管套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管与第二橡胶管外壁之间通过胶水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壳外围中部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两侧中部均焊接有拉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明索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明索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45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