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自动制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6537.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3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孙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5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自动制丸机 本实用新型 药丸 浸水 传输结构 净化设备 升温设备 防溢板 过滤网 搅拌腔 输出口 泄气口 药容腔 液体泵 道孔 喷口 水浸 浸泡 摩擦 制作 | ||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药自动制丸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浸水道孔、过滤网、水浸室、升温设备、液体泵、泄气口、净化设备、喷口、传输结构、摩擦块、防溢板、药容腔、搅拌腔、挤塞、输出口;该中药自动制丸机可以自动制作药丸且增加浸泡工艺,提高药丸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领域装置,尤其是一种提高药丸功效的中药自动制丸机。
背景技术
中药制丸机,是工厂为各企业生产小蜜丸、水丸、浓缩丸等不同丸剂而研制成的新一代制丸设备;一般情况,该机性能稳定,操作清洗维修方便。同药物接触的零部件采用了不锈刚材料制造,符合GMP的标准要求,生产不同规格大小的药丸时,更换出条嘴大小并配以不同规格大小的制丸刀即可。但是传统的制丸机自动化程度差,不能实现浸泡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药自动制丸机,该中药自动制丸机可以自动制作药丸且增加浸泡工艺,提高药丸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浸泡结构和传输结构;浸泡结构包括外壳、浸水道孔、水浸室、升温设备、液体泵、泄气口、净化设备及温控仪,在水浸室上设有多个过滤网及喷口,液体泵、升温设备安装在外壳上,并通过浸水道孔与水浸室、净化设备等密封相连,在水浸室的上方设有防溢板;防溢板上固定有挤塞,挤塞上部依次设有搅拌腔和药容腔,传输结构一端位于外壳上设有输出口。
在净化设备的下方还装有泄气口。
传输结构上相等距离设有多个摩擦块。
挤塞内腔固定成型模具。
搅拌腔内固定搅拌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自动制作药丸且增加浸泡工艺,提高药丸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结构图。
图中:1-外壳、2-浸水道孔、3-过滤网、4-水浸室、5-升温设备、6-液体泵、7-泄气口、8-净化设备、9-喷口、10-传输结构、11-摩擦块、12-防溢板、13-药容腔、14-搅拌腔、15-挤塞、16-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浸泡结构和传输结构10;浸泡结构包括外壳1、浸水道孔2、水浸室3、升温设备4、液体泵6、泄气口7、净化设备8及温控仪,在水浸室4 上设有多个过滤网3及喷口9,液体泵6、升温设备5安装在外壳1上,并通过浸水道孔2与水浸室4、净化设备8等密封相连,在水浸室4的上方设有防溢板12;防溢板12上固定有挤塞15,挤塞15上部依次设有搅拌腔14和药容腔13,传输结构10一端位于外壳1上设有输出口16;在净化设备8的下方还装有泄气口7;传输结构10上相等距离设有多个摩擦块11;挤塞15内腔固定成型模具;搅拌腔14内固定搅拌轴;
具体实施中,药物组分通过搅拌腔14和药容腔13生产药丸制作原料泥,原料泥经过挤塞15成型为药丸;药丸经过挤塞15落入水浸室4进行二次加工,所述的水浸室4内同时浸泡辅药,水浸室4为高温水体可以将药丸煮沸二次成型,之后经过传输结构10和输出口16将药丸输出。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6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