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管箱板及使用该联管箱板的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7317.7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6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义;时华;张晓萍;张伟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富奥翰昂汽车热系统(长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F28D7/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带 联管箱 平直 冷却管 翘起 斜向 安装槽孔 平直表面 热交换器 梯形曲线 焊缝 板槽孔 曲面化 冲压 隆起 凸状 焊接 局部应力集中 本实用新型 焊接表面 冷却管槽 板焊接 导向带 后冷却 曲线化 翻起 落料 相交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联管箱板及使用该联管箱板的热交换器;联管箱板上具有一个平直表面和两侧的曲面化凸状隆起;联管箱板上冷却管的安装槽孔在平直表面上,并与两侧曲面化凸状隆起相交贯穿;联管箱板上冷却管安装槽孔包括平直环带段、平直环带段两侧的斜向翘起环带段、及导向带段;平直环带段与平直环带段两侧斜向翘起环带段一起呈梯形曲线状。平直环带段、平直环带段两侧斜向翘起环带段通过无落料冲压形成;焊缝沿冷却管槽孔冲压翻起平直环带段、斜向翘起环带段呈梯形曲线,曲线化焊缝。加大冷却管与联管箱板焊接时的接触面积,冷却管与联管箱板槽孔焊接后,各焊接表面应力出现均匀过度的趋势。解决焊接后冷却管与联管箱板槽孔局部应力集中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热交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联管箱板及使用该联管箱板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车辆中使用的热交换器,一般结构形式如图1、图2、图3所示:将多根冷却管1与外翅片2交替层叠配置,形成可实现冷却液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芯部;上边板3、下边板4布置在芯部的外侧作为加强构件;联管箱板多由铝合金板冲压而成,联管箱板与冷却管1连接处,为一个平直表面;在联管箱板平直表面上冲出多个与冷却管配合的扁平形状槽孔,在联管箱板的平直表面上冲压扁平形状槽孔;多根冷却管1的端部通过联管箱板7上的连接槽孔进入左水室5、右水室6;各组成部件通过钎焊焊接结合在一起。
联管箱板上与冷却管配合的槽孔上的接触表面的大小对联管箱板与冷却管焊接后的强度起到关键作用。一种已知的联管箱板与冷却管配合的扁平形状槽孔,冲压时有落料,在扁平形状槽孔边缘处具有冲压落料生成的小翻边7a;另一种已知的联管箱板与冷却管配合的扁平形状槽孔,冲压时无落料,在扁平形状槽孔边缘处具有冲压生成的大翻边7a,但联管箱板冲压延展的大翻边宽度有限;冷却管与联管箱板槽孔焊接后,在槽孔端部处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当换热器进行冷热冲击试验时,槽孔端部处会过早的出现失效,发生泄漏;大大影响热交换器耐冷热冲击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管箱板及使用该联管箱板的热交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联管箱板与冷却管配合的槽孔的接触面积小,当换热器生产冷热冲击时,槽孔端部处会过早的出现失效,发生泄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联管箱板上具有一个平直表面和两侧的曲面化凸状隆起;联管箱板上的冷却管的安装槽孔在平直表面上,并与两侧的曲面化凸状隆起相交贯穿;联管箱板上的冷却管安装槽孔包括平直环带段、平直环带段两侧的斜向翘起环带段、及导向带段;平直环带段与平直环带段两侧的斜向翘起环带段一起呈梯形曲线状。
本实用新型平直环带段、平直环带段的两侧斜向翘起环带段通过无落料冲压形成,平直环带段、斜向翘起环带段宽度为3.5-4.5mm;大于现有技术无落料时冲压生成的大翻边宽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联管箱板的热交换器包括冷却管、外翅片、上边板、下边板、左水室、右水室、联管箱板;多根冷却管与外翅片交替层叠配置,形成可实现冷却液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芯部;上边板、下边板布置在芯部的外侧作为加强构件;联管箱板上具有冷却管的安装槽孔;联管箱板上的冷却管安装槽孔包括平直环带段、导向带段及平直环带段两侧的斜向翘起环带段;冷却管的端部通过联管箱板上的安装槽孔进入左水室、右水室;联管箱板与冷却管沿着平直环带段、斜向翘起环带段钎焊;焊缝沿冷却管槽孔冲压翻起平直环带段、斜向翘起环带段呈梯形曲线,曲线化焊缝增加焊缝长度;联管箱板与冷却管配合接触的平直环带段、两端的斜向翘起环带段宽度大于现有技术无落料时冲压生成的大翻边,使与冷却管接触面积增加,可以增强冷却管与槽孔焊接后强度;冷却管进入到联管箱板槽孔时,导向带段起导向作用,避免装配时破坏冷却管管口,导致焊接后管口处发生焊接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加大冷却管与联管箱板焊接时的接触面积,冷却管与联管箱板槽孔焊接后,各焊接表面应力出现均匀过度的趋势。槽孔端部较现有技术应力降低30 ~60%,解决了焊接后冷却管与联管箱板槽孔局部应力集中的问题,可提高热交换器耐冷热冲击能力达100%-200%。避免了换热器冷却管和联管箱板槽孔处由于焊接强度不足而产生过早失效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富奥翰昂汽车热系统(长春)有限公司,未经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富奥翰昂汽车热系统(长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7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收缩的内螺纹铜管
- 下一篇:一种集流管组件及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