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一体式气密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1727.9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4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姜鸣;王锋;钱成岳;黄高博;刘铭;陈文骏;傅亮;王陶;熊士银;崔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杨飞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机构 电池包 锁止机构 气密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 框架结构 限位螺杆 支撑条 一体化设计 测试装置 独立拆卸 技术效果 维修方便 堵头 封堵 两套 密封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一体式气密测试装置,包括框架结构、至少两套密封机构和第一锁止机构;框架结构由面板和支撑条组成,全部第一锁止机构安装在面板上;测试装置工作时,支撑条固定在电池包;每套第一锁止机构与密封机构连接,密封机构用于封堵电池包接口,通过限位螺杆调节密封机构与电池包接口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合理利用有限空间,密封可靠;(2)密封机构的各堵头可独立拆卸,维修方便;(3)一体化设计和限位螺杆结构,调节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一体式气密测试装置,用于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包气密测试,属于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需要满足IP67密封要求,因此需要通过气密测试设备检测电池包的上盖和下壳体是否存在泄漏点。在测试前需要将高低压接插件的接口进行密封,由于接插件的接口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一般会按照各个形状制作专用的堵头工装,而这样不但成本较高,且各个堵头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形成干涉,无法完全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用于电池包气密测试的独立堵头相互干涉且密封不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体式气密测试装置,可以同时将所有接插件接口密封住,且不会存在干涉。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包一体式气密测试装置,包括框架结构、至少两套密封机构和第一锁止机构;框架结构由面板和支撑条组成,全部第一锁止机构安装在面板上;在测试装置工作时,支撑条固定在电池包;每套第一锁止机构与密封机构连接,密封机构用于封堵电池包接口。
进一步地,测试装置还包括辅助固定机构和控制辅助固定机构的第二锁止机构,全部第二锁止机构安装在面板上;辅助固定机构与第二锁止机构连接,辅助固定机构能够进入电池包的水冷管端口,用于加强测试装置与电池包的固定。
进一步地,框架结构包括一块面板和两根支撑条,支撑条安装在面板的同一侧并与面板垂直,两根支撑条的间距大于电池包底部宽度。
进一步地,电池包底部开有安装孔,在支撑条设有与安装孔配合的定位销。
进一步地,第一锁止机构和第二锁止机构选用相同的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曲柄、锁止件和传动杆;其中,曲柄由第一L形臂和第二L形臂组成,第一L形臂和第二L形臂的各自长臂尾端固定在一起形成手持部,第一L形臂和第二L形臂的各自短臂尾端分开适当距离以容纳传动杆的第一端;锁止件由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组成,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平行并通过第三连接条连接;第一连接条的第一端可旋转式安装在第一L形臂的转折处外侧,第一连接条的第二端可旋转式安装在面板;同理,第二连接条的第一端可旋转式安装在第二L形臂的转折处外侧,第二连接条的第二端可旋转式安装在面板;传动杆的第一端安装在第一L形臂和第二L形臂的各自短臂尾端之间,传动杆的第二端连接在密封机构或辅助固定机构。
进一步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限位螺杆和密封块,第一限位螺杆与传动杆连接,密封块的面积大于对应的电池包接口的面积。优选地,密封块采用橡胶块。更进一步地,每个密封块能够同时封堵一个或者多个电池包接口。更进一步地,第一限位螺杆上设有第一限位螺母,第一限位螺母能够沿第一限位螺杆移动并固定在某一位置,以调节密封块与电池包接口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辅助固定机构包括第二限位螺杆和固定块,第二限位螺杆与传动杆固定,固定块的大小形状与水冷管端口的内横截面一致。优选地,固定块采用尼龙块。更进一步地,第二限位螺杆上设有第二限位螺母,第二限位螺母能够沿第二限位螺杆移动并固定在某一位置,以调节固定块与水冷管端口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合理利用有限空间,密封可靠;
2.各堵头可独立拆卸,维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1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