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软化点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1822.9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7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禹;周维彬;曹洪建;胡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院和瑞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4 | 分类号: | G01N25/04;B01D53/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46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学***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块 螺母座 丝杠 旋转把手 杯座 本实用新型 电器控制箱 沥青软化点 转动连接 试验机 烧杯 顶部设置 内部安装 丝杠转动 烧杯夹 中轴线 上套 转动 对称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沥青软化点试验机,包括电器控制箱,所述电器控制箱的顶部固定有杯座,且杯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杯座的内部安装有丝杠,且丝杠与旋转把手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上套设有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且第二螺母座与第一螺母座沿丝杠的中轴线对称,所述杯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烧杯,且烧杯位于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旋转把手、丝杠、第一螺母座、第二螺母座、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通过旋转把手转动带动丝杠转动,从而驱动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沿相远离或相靠近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沿相远离或相靠近的方向运动,再通过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将烧杯夹持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性能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沥青软化点试验机。
背景技术
沥青软化点试验机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等材料的软化点,试验时将试样放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重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5±0.5℃/min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到25.4mm时,记下该时温度即为该试样软化点。
目前,现有的沥青软化点试验机进行试验时需要使沥青受热软化,容易产生刺鼻的异味,反复试验易污染室内空气,且不利于人体健康,另外,传统沥青软化点试验机的烧杯直接放置在杯座上,无法对烧杯进行固定,容易使烧杯发生倾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沥青软化点试验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易产生刺鼻的气体污染空气和烧杯易发生倾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沥青软化点试验机,包括电器控制箱,所述电器控制箱的顶部固定有杯座,且杯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杯座的内部安装有丝杠,且丝杠与旋转把手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上套设有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且第二螺母座与第一螺母座沿丝杠的中轴线对称,所述杯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烧杯,且烧杯位于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底部分别与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连接,所述烧杯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且上盖板的底部固定有两个立杆和电加热管,两个所述立杆均位于电加热管的同一侧,且电加热管远离上盖板的一端上方连接有下层板,两个所述立杆的底部均与下层板连接,且两个立杆均垂直穿过中层板,所述中层板位于下层板的上方,且中层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试样杯,两个所述试样杯的顶部均设置有定位环,且两个定位环的内部均设置有钢球,所述上盖板的中心位置处垂直贯穿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远离上盖板的一端位于两个试样杯之间,所述上盖板的顶部设置有废气净化箱,且废气净化箱的底部与烧杯连通,所述废气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HEPA过滤层和初级过滤层,且HEPA过滤层位于活性炭过滤层和初级过滤层之间,所述废气净化箱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电加热管与电器控制箱内部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杠上设置有两个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管的下端呈环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旋转把手、丝杠、第一螺母座、第二螺母座、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通过旋转把手转动带动丝杠转动,从而驱动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沿相远离或相靠近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沿相远离或相靠近的方向运动,再通过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将烧杯夹持住,使烧杯固定在杯座上,有利于防止烧杯发生倾倒。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废气净化箱,通过废气净化箱内部的初级过滤层、HEPA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依次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刺鼻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和吸附,有利于防止刺鼻气体污染室内空气,同时还有利于保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将康,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院和瑞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交院和瑞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18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清洗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激光干涉的玻璃线膨胀系数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