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墙体防裂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6954.0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3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余竹清;张宇;陈前;张融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环创新绿色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38;E04B1/68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白凯园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安徽颍东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连接板 装配式墙体 自攻螺丝 防裂缝 凹槽相对应位置 本实用新型 角钢 滑动连接 裂缝 装配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防裂缝结构,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外侧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表面通过第一自攻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二自攻螺丝固定在第二凹槽的表面,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墙体的内侧,第一墙体的内侧且位于第一凹槽相对应位置通过第三自攻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一角钢,第二墙体的内侧且位于第二凹槽相对应位置通过第四自攻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角钢,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墙体技术领域。该种装配式墙体防裂缝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墙存在裂缝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墙体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墙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墙体防裂缝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房屋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块状砌筑材料逐渐转变为板材,预制的墙板是通过前期预先在工厂制作成品,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这种墙板解决了墙体施工复杂的问题,可以缩短工期。
但预制的墙板在装配时,由于各墙板之间会存在安装缝隙,对于这样的缝隙目前只能通过打腻子抹平,由于腻子过厚时,墙体很难干透,这样不但使施工的工期延长,而且时间一长,墙体之间会出现裂缝,进而导致渗雨等现象发生,更甚至会影响房屋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防裂缝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墙存在裂缝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墙体连接的可靠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装配式墙体防裂缝结构,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外侧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表面通过第一自攻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第二墙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二自攻螺丝固定在第二凹槽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墙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墙体的内侧且位于第一凹槽相对应位置通过第三自攻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一角钢,所述第二墙体的内侧且位于第二凹槽相对应位置通过第四自攻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角钢,所述第一角钢、第二角钢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延伸至第一墙体内侧的表面均开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设置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的表面且靠近第二角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杆与第一角钢之间且位于固定螺杆的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止动垫圈、第一垫圈,所述固定螺母与第二角钢之间且位于固定螺杆的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二止动垫圈、第二垫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设置有发泡胶。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深度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适配的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滑槽适配的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自攻螺丝、第二自攻螺丝适配的沉头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防裂缝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环创新绿色建筑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环创新绿色建筑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69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体防火隔离带墙板
- 下一篇:一种利用尾矿砂生产新型砌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