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淬放渣溜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8302.0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8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瑞平;王海岩;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兴安银铅冶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15 | 分类号: | F27D3/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535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渣溜槽 连接环 水淬 弯头 本实用新型 三角形凸轮 吹风机 弯头处 积渣 装置工作效率 弧形橡胶块 安全隐患 低耗生产 底端外壁 角度设置 上固定套 固定贴 螺纹孔 外侧壁 导管 放渣 吹风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水淬放渣溜槽装置,包括第一放渣溜槽和连接环,所述第一放渣溜槽顶端外侧壁上固定套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固定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一放渣溜槽底端外壁上固定贴敷有弧形橡胶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水淬放渣溜槽弯头角度设置为108°‑112°,这样可以放渣速度快,在弯头处不在积渣,有效的防止因积渣产生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三角形凸轮和吹风机的设置,利用三角形凸轮使放渣溜槽弯头处产生振动,吹风机通过导管向放渣溜槽弯头内吹风,可以更好的提高放渣溜槽弯头输送残渣的能力,有效的提高了整个装置工作效率,从而保证了整个工序的高效低耗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淬放渣溜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水淬放渣溜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氧气底吹炉及还原炉投料量的增加,及炉体内部物料液位升高,原水淬放渣溜槽出口角度为90°,放渣时炉内渣压力较大,放渣时间加长,熔炼时间减少,弯头处易积渣,积渣掉落易出现放炮,严重影响安全生产,这样导致整个工序不能高效低耗进行正常生产,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型水淬放渣溜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水淬放渣溜槽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淬放渣溜槽装置,包括第一放渣溜槽,所述第一放渣溜槽顶端外侧壁上固定套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环形固定设有多个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渣溜槽底端外壁上固定贴敷有弧形橡胶块,所述弧形橡胶块外壁与放渣溜槽弯头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放渣溜槽弯头的角度为108°-112°,所述放渣溜槽弯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放渣溜槽,所述第一放渣溜槽两侧壁上分别与两个固定横杆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横杆设置在放渣溜槽弯头上端,两个固定横杆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竖杆和第二限位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竖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另一端水平穿过第一限位竖杆与放渣溜槽弯头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竖杆与放渣溜槽弯头一侧壁之间固定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在滑动杆上,所述第二限位竖杆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三角形凸轮,所述三角形凸轮侧壁正对放渣溜槽弯头另一侧壁,所述第二限位竖杆上滑动连接有T型杆,T型杆一端水平穿过第二限位竖杆与放渣溜槽弯头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T型杆设置在电机下端,所述放渣溜槽弯头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吹风机,多个吹风机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吹风机设置在电机正下端,所述导管倾斜固定嵌入在放渣溜槽弯头侧壁内,并与放渣溜槽弯头相通,所述导管内固定设有过滤网,所述放渣溜槽弯头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顶端分别套在两个固定横杆上,所述定位杆与固定横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放渣溜槽、放渣溜槽弯头和第二放渣溜槽截面为U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放渣溜槽与弧形橡胶块通过HY-108AB胶水粘贴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橡胶块与放渣溜槽弯头通过HY-108AB胶水粘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渣溜槽弯头与第二放渣溜槽采用一体成型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角形凸轮是等边三角形凸轮,所述三角形凸轮的三个顶点经过倒圆角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T型杆的长度大于滑动杆的长度10cm-1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管与第二放渣溜槽倾斜方向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和吹风机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兴安银铅冶炼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兴安银铅冶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8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车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陶瓷烧结用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