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装置、集热系统及多功能全天候供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8905.0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5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唐竹胜;陶立群;唐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博联特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60/30 | 分类号: | F24S60/30;F24S10/40;F24S80/30;F24S10/3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113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集热装置 蓄热 换热器总成 供能系统 集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 蓄热介质 换热器 膨胀槽 热媒 热交换 真空管 冷媒回流管路 太阳能集热 高温热能 供应管路 节能环保 媒介管路 膨胀通道 输出热量 安全阀 输出口 输入口 并联 换热 冷媒 加热 串联 连通 储存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集热系统及多功能全天候供能系统。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蓄热胆、膨胀槽、蓄热介质、真空管及安全阀,膨胀槽通过膨胀通道与蓄热胆连通;集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及换热器总成,太阳能集热装置与换热器总成通过热媒供应管路及冷媒回流管路连接;多功能全天候供能系统包括换热器总成及至少两个太阳能集热装置,每个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媒介管路相互串联或并联后形成热媒输出口和冷媒输入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蓄热介质将吸收的太阳能集热并储存于换热器中,通过换热器对外输出热量,用于加热目的物,节能环保,热交换速度快,蓄热温度高,为后续换热获得高温热能提供可能,可获得热能品种多,应用领域广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集热系统及多功能全天候供能系统,属于环保蓄能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经广泛应用看,效果很好,既经济又简单,因此,太阳能热水器市场需求巨大,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其结构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如存在真空管易破损或真空管与储水箱连接不牢,导致漏水的问题,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天,由于温度过低甚至会造成真空管冻裂;如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储水箱及与储水箱连通的真空集热管,储水箱内的介质为水,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主要依靠真空集热管,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达到所需热水,现有的太阳能集热能直接获得热水,获得热水直接使用,如用于生活用水,获得的热能品种单一,且集热效率低,集热温度低,太阳能利用率低,导致太阳能集热器受到较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热效率高,集热温度高,换热的热能品种多,节能环保的太阳能集热装置、集热系统及多功能全天候供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蓄热机构,所述蓄热机构安装在支架总成上,所述蓄热机构包括蓄热胆、蓄热介质、真空管及安全阀,所述蓄热介质设置在所述蓄热胆内,所述蓄热胆的下部设有管接头,所述真空管安装在所述管接头上,所述蓄热胆上设有热媒出口管及冷媒进口管,所述蓄热机构还包括膨胀槽,所述膨胀槽通过膨胀通道与所述蓄热胆连通,所述安全阀设置在所述膨胀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真空管接收太阳光照射,真空管中的蓄热介质吸热升温后,热媒上浮冷媒下沉,热媒回流到蓄热胆中,热媒可通过热媒出口管排出用于后续换热,利用集热装置的热油换热可获得多种高温热能,如热水、热风、蒸汽、热燃气等热能,甚至可用于发电,经过换热后的冷媒可通过冷媒进口管再返回到集热装置内继续蓄热,蓄热胆上设置有膨胀槽。所述膨胀槽的容积为蓄热胆的20%~40%。起到蓄热介质如热油膨胀空间作用的同时,又增加了蓄热胆的容积,即增加了蓄热介质的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增加了蓄热容积及蓄热介质的储量,且为蓄热介质设置膨胀空间,不但集热温度高,集热效率高,能实现高温蓄热,为后续多种热能的获取储备能量,而且更加安全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管包括真空管内管及真空管外管,所述真空管内管的外表面上设有纳米红外线超导材料涂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集热速度比普通的真空玻璃管增加了很多,采集热能效率高,热交换速度快,温度高,使集热效率提高了30~40%。
进一步的,所述蓄热胆、膨胀槽及管路上分别设有保温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保温层采用耐高温岩棉。蓄热胆、膨胀槽和管路等所有温度的部位,均采用耐温900℃的棉毯或棉板的硅酸岩棉进行保温,形成保温层,有效防止热量流失。
进一步的,所述蓄热介质为蓄热油,所述蓄热油采用高碳分子发热油或导热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集热、蓄热的介质采用高碳分子发热油或者导热油,热交换速度快、温度高,集热温度可达280~3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博联特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博联特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8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