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9119.2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0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翁凌云;周其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安立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 | 分类号: | F01N3/02;F01N3/04;F01N3/20;F01N3/28;F01N1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江沣 |
地址: | 4304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盘管 进气管 散热管 体内 壳体 水筒 汽车尾气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分流片 扩散器 排气管 尿素喷头 排气阻力 出水管 进水管 漏斗状 内壁面 散热 盘绕 减小 滤网 尾端 排气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的壳体,所述进气管内设有滤网,所述进气管内在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分流片,所述分流片将进气管的尾端隔分为两个独立的散热管,每个所述散热管均连接一螺旋盘管,两个所述螺旋盘管均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有两个循环水筒,所述螺旋盘管盘绕于循环水筒外,所述循环水筒设有通向壳体外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螺旋盘管在远离散热管的一端设有与壳体的内壁面连接的漏斗状的扩散器,所述壳体内在扩散器和排气管之间设有尿素喷头,本实用新型能在保证排气散热的基础上大大减小排气阻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代步工具,而发动机燃烧不充分排出的尾气含有一些污染的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目前市场上对汽车尾气的处理大多采用催化装置。
如申请号为:CN201720533527.X的一篇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壳体内沿汽车尾气走向依次设有固体微粒过滤器、活性炭过滤网和HEPA过滤网;所述壳体内在排气管处设有消声装置;所述消声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支架,支架上设有消声器,消声器的内部设有多块横向布置的消声片;所述壳体内在HEPA过滤网与消声装置之间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分别设在壳体内上、下端的多个散热片,且壳体内上、下端相对应的散热片交错设置形成迂回通道;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尿素箱;所述尿素箱内设有尿素;所述尿素箱下端设有管道,管道连通壳体内,且连接有喷头;所述壳体内在喷头下端设有收集槽。
上述专利文件通过设置若干交错的散热片形成迂回通道从而提高散热效果,但是忽略了排气阻力对发动机性能造成的严重影响,迂回通道大大增加了排气阻力,使得发动机性能大打折扣,故亟需一种替代的散热方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系统,能在保证排气散热的基础上大大减小排气阻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的壳体,所述进气管内设有滤网,所述进气管内在位于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分流片,所述分流片将进气管的尾端隔分为两个独立的散热管,每个所述散热管均连接一螺旋盘管,两个所述螺旋盘管均位于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有两个循环水筒,所述螺旋盘管盘绕于循环水筒外,所述循环水筒设有通向壳体外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螺旋盘管在远离散热管的一端设有与壳体的内壁面连接的漏斗状的扩散器,所述壳体内在扩散器和排气管之间设有尿素喷头。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半圆弧状的半壳。
优选地,两个所述半壳之间螺栓连接。
或者,两个所述半壳之间滑槽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螺旋盘管的螺旋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在壳体的进气管端部设置分流片,这样讲尾气分开输送至两个独立的螺旋盘管中进行散热,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且螺旋盘管的设计大大降低了排气阻力,从而大大降低了尾气处理过程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循环水筒用于盛装循环水,尾气到达螺旋盘管后向外散热,螺旋盘管将大部分热量传递给循环水筒,循环水筒内的循环水吸热然后由出水管输出,由水泵提供水循环动力,使水不断进出循环水筒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循环散热效果较好;
扩散器一方面用于封闭壳体和螺旋盘管之间的空间,防止尾气渗出,另一方面其漏斗状结构有利于降低排气阻力,使尾气顺畅流过而到达尿素喷头处,在尿素喷头喷洒尿素时得以对尾气进行净化处理,从而降低污染物排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安立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安立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91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机尾气颗粒捕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