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的水上起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0828.2 | 申请日: | 201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6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袁靖肖;崔方杰;刘海港;徐帅;耿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50 | 分类号: | B63B35/50;B63B3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筒 飞机 甲板 水上起降装置 水上飞机 锁定 空气推进器 燃油经济性 对称分布 飞机轮子 水中和 航速 浮力 隐蔽性 机翼 工作量 航程 改造 平坦 行进 承载 陆地 水面 飞行 制造 | ||
一种飞机的水上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1)包括一套水上浮力可以承载一架飞机重量的浮筒;(2)所述的浮筒顶部,有一相对平坦的甲板;(3)所述的甲板上,安装有一套用于锁定飞机轮子的锁定机构;(4)还包括一套推动浮筒在水中和空中行进的空气推进器;(5)还包括一对机翼,对称分布在所述甲板的两侧。鉴于上述现状,该发明能够克服现有水上飞机在航速、航程、飞行高度、燃油经济性方面的缺陷,同时克服航母在制造费用、隐蔽性、飞机改造工作量、飞机吨位方面缺点,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简单的改造,使陆地起降的飞机,实现在水面起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飞机的水上起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使陆地起降的飞机,不需要过多改造,就能实现在水上起降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上飞机,利用机腹下面的船身或者浮筒,实现在水面起飞、降落和停泊。其主要优点是可在水域辽阔的河、湖、江、海水面上使用,安全性好,地面辅助设施较经济,飞机吨位不受限制,因此可以广泛用于海上巡逻、反潜、救援。水上飞机主要缺点是:受船体形状或者外挂浮筒的影响,机身重量大,气动阻力大,所以在飞行速度,续航里程,燃油经济性方面,都无法和陆地起降的飞机相比。比如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水上飞机AG600,最大平飞速度50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4500千米,使用升限6000米,而中国最先进的陆地起降运输机运20,最大平飞速度92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7800千米,使用升限13000米。
航空母舰,是使陆地起降的飞机实现在海面起降的有效途径。但是,航母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1)航母的制造费用和运行费用都十分巨大,即使是超级大国,航母的数量也是有限的;(2)航母的目标大,战场上隐蔽性差,很容易受到攻击;(3)陆地起降的飞机要在航母上使用,改造量工作量很大,一般采用专门设计和开发;(4)受航母甲板长度和弹射器能力限制,大吨位的飞机,无法在航母上起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难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飞机的水上起降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水上飞机在航速、航程、飞行高度、燃油经济性方面的缺陷,同时克服航母在制造费用、隐蔽性、飞机改造工作量、飞机吨位方面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本无需改造,使陆地起降的飞机,实现在水面起降,又不损失性能的方案,相当于提供了一种“迷你航母”的技术方案。
一种飞机的水上起降装置,包括如下内容:(1)包括一套水上浮力可以承载一架飞机重量的浮筒;(2)所述的浮筒顶部,有一相对平坦的甲板;(3)所述的甲板上,安装有一套用于锁定飞机轮子的锁定机构;(4)还包括一套推动浮筒在水中和空中行进的空气推进器;(5)还包括一对机翼,对称分布在所述甲板的两侧。
还包括一套用于改变空气推进器与所述甲板之间相对高度的升降装置。
所述的浮筒,包括两个并列布置的船型浮体,所述的甲板,将两个所述浮体连接为一体。
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一套摆臂,摆臂的后端通过轴A与浮筒首部连接,并可以绕轴A做受控转动,摆臂的前端有一轴孔,内置轴B,轴B与所述推进器固定连接,所述推进器及轴B可以在所述轴孔内做受控转动。
所述空气推进器,是电力驱动的风扇,其能源来自于可充电电池或者超级电容,所述的可充电电池或者超级电容,放置在所述的飞机水面起降装置的内部。
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一V型的导向围栏,其夹角,与飞机后轮与前轮之间的两条连线之间的夹角相等。
所述的锁定机构,还包括一套限制飞机轮子在所述甲板上向前或者向上活动的固定靴,所述固定靴数量与飞机轮子数量对应,所述固定靴的固定位置与飞机轮子的空间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固定靴,为横放的U字型,U字型的圆弧直径,比所述飞机的轮子直径略大,横放U字型下边,用螺栓固定在所述的甲板上。
所述的固定靴,在U型上端出口,有一向上的导向张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0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风浪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 下一篇:多功能高端游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