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上割草船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1799.1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4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叶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34/02 | 分类号: | A01D34/02;A01D34/125;A01D43/063;A01D5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体 水草 割草机构 割草船 非工作状态 上下滑移 收料机构 行进 容纳仓 保证 切割 收割 传送 本实用新型 传送过程 人工干预 定刀片 动刀片 收料仓 支撑架 操控 前部 省时 省力 遗漏 交错 自动化 水面 脱离 | ||
1.一种水上割草船,包括带有收料仓(1b)的船体(1)和驱动船体(1)行进的第一驱动机构(2),所述船体(1)前部设置有割草机构(4),所述割草机构(4)包括有能上下滑移的支撑架(41)、设置在支撑架(41)上的定刀片(42)、与定刀片(42)相邻布置的动刀片(43)和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动刀片(43)相对定刀片(42)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44),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前侧下部开口并向船体(1)内部延伸形成与收料仓(1b)相衔接的容纳仓(1a),所述的定刀片(42)、动刀片(43)位于该船体(1)的开口处,且所述容纳仓(1a)内设置有将开口处切割下来的水草自动运输至收料仓(1b)内的收料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割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5)包括与第二驱动机构(44)相连接的传动杆(451)、与传动杆(451)相连接的偏心件(452)以及分别与偏心件(452)、动刀片(43)相连接的连接件(453),所述传动杆(451)能在第二驱动机构(44)的驱动下带动偏心件(452)以使动刀片(43)相对定刀片(42)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割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53)包括沿动刀片(43)移动方向布置的水平部(4531)和垂直动刀片(43)移动方向布置的垂直部(4532),所述水平部(4531)与动刀片(43)固定连接,所述垂直部(4532)开设有长槽(4533);所述偏心件(452)包括与传动杆(451)同轴设置的转盘(4521)以及偏心设置在该转盘(4521)上的偏心销(4522),该偏心销(4522)插设在所述长槽(4533)内,在转盘(4521)转动状态下,所述偏心销(4522)能跟随转盘(4521)周向移动并在长槽(4533)内往复滑移,进而使连接件(453)带动动刀片(43)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割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片(43)为多个,且与定刀片(42)同向布置,相邻两个所述动刀片(43)之间通过连接块(43a)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上割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机构(3)能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容纳仓(1a)内,所述收料机构(3)和容纳仓(1a)上择一设置有滑槽(31),在相对的另一位置上,所述收料机构(3)或容纳仓(1a)上设置有适配该滑槽(31)的滑动件(32),所述滑槽(31)从开口处至收料仓(1b)逐渐向上斜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割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机构(3)包括机架(34)、设置在机架(34)上传送带(35)以及驱动传送带(35)迂回运转的第三驱动机构(36),所述机架(34)的沿船体(1)行进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传动轴(37),所述传送带(35)绕设在传动轴(37)上,并能在收料机构(3)滑动至最下端的状态下与水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割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仓(1a)上固定有用以对传送带(35)表面进行清理的清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割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刀片(42)、动刀片(43)和收料机构(3)之间设置有方便将收割后水草送至收料机构(3)的导料板(3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割草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前部固定有立管(11),所述支撑架(41)能滑动的容置在该立管(11)内,所述立管(11)上开设有定位孔(12),对应支撑架(41)上开设有安装孔(13),所述支撑架(41)和立管(11)通过穿过定位孔(12)和安装孔(13)的定位销滑移定位,以调整定刀片(42)和动刀片(43)与水面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割草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割草机构(4)前侧的防撞机构(5),所述防撞机构(5)前侧设置有防撞梁(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17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