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垫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2127.2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3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F7/0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髋关节 置换 术后 护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垫,包括垫体,垫体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具有一定夹角的凹槽,垫体还包括第一腿部支撑架和第二腿部支撑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第一腿部支撑架和第二腿部支撑架的下部各设有滑轮,凹槽内安装有能与所述滑轮的轨道板,腿部支撑架通过滑轮安装在轨道板内。所述护理垫。使患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任意选择舒适的屈膝程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者的医从性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术后护理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垫。
背景技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将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植入体内,代替人体病变髋关节的手术,从而达到改善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已经成为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一种标准手术方法。如今,每年全世界约有上百万病人接受此类手术,并因此扔掉拐杖,重新恢复行走能力,改善了生活质量。
不过在术后的恢复期间,手术侧的髋关节屈曲度不能超过90度,平卧时,两腿需略微分开,患肢不能内收越过正中线。否则很可能引起新髋关节脱位而不得不再次手术。因此髋部手术后,常需要患肢卧床时保持外展中立位的特殊体位。目前病房里通常使用家用枕头或商品化的护理垫来保持体位。但是使用枕头存在以下不足:(1)使用家用枕头来分开双下肢,但家用枕头较软容易变形,髋关节手术者往往是高龄患者,依从性较差,枕头变形后容易将双腿并拢;(2)患者侧卧位时,普通枕头高度不够,容易使患肢内收;(3)即时使用较高的枕头,枕头没有固定带,患肢没有固定,患者会从枕头上滑下来。普通患者依从性不够会使髋关节屈曲大于90度;(4)有些医用抬高垫患者侧卧位时不能使用。而目前商品化的髋关节手术后护理垫往往不利于患者翻身、屈膝,患者的活动度不够。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造成依从性差。影响患者的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垫,包括垫体,垫体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具有一定夹角的凹槽,垫体还包括第一腿部支撑架和第二腿部支撑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第一腿部支撑架和第二腿部支撑架的下部各设有滑轮,凹槽内安装有能与所述滑轮的轨道板,腿部支撑架通过滑轮安装在轨道板内。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包括“>”形状的左侧凹槽和“<”形状的右侧凹槽。
进一步的,垫体上还包括绑带。
进一步的,绑带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凹槽的两侧。
进一步的,至少包括两根绑带,所述绑带分别安装在凹槽的两端。
进一步的,绑带为是粘扣设计或卡扣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髋关节置换术后在有效地帮助患者保持中立位置,防止腿部内收的情况下,护理垫的轨道板和滑轮的设计,使患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任意选择舒适的屈膝程度,比如第一腿部支撑架和第二腿部支撑架之间的夹角位于护理垫设定的最大屈膝程度和患肢伸直之间,而无论膝关节在哪个位置都能得到凹槽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垫示意图。
图2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垫朝向右侧的示意图。
图3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垫朝向左侧的示意图。
图4箭头形凹槽不相互接触的护理垫上表面示意图。
图5凹槽分为两段,第一腿部支撑架和第二腿部支撑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第一腿部支撑架和第二腿部支撑架的下部各设有滑轮,垫体设有轨道板,凹槽通过滑轮安装在所述轨道板内,第一腿部支撑架和第二腿部支撑架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设计方案中,第一腿部支撑架和第二腿部支撑架之间的夹角为180度示意图。
图7底部为圆弧形的护理垫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人民医院,未经金华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2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