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TFT仪表屏幕亮度唤醒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2216.7 | 申请日: | 201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4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泽胜;谭玉华;黄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路宁 |
地址: | 4027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唤醒电路 环境光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环境光信号 周围环境光 仪表 控制器 正极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负极 检测仪表 智能 负极端 输出端 输入端 正极端 唤醒 强弱 观察 | ||
1.一种智能TFT仪表屏幕亮度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仪表屏幕周围环境光的环境光传感器模块,环境光传感器模块的环境光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环境光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LCD背光电源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LCD背光电源模块的LED灯组正极端与LED灯组的正极LED+相连,LCD背光电源模块的LED灯组负极端与LED灯组的负极LED-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TFT仪表屏幕亮度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LCD背光电源模块包括:LCD背光芯片U4的稳压输出端VCC和LCD背光芯片U4的电源输入端VIN分别与电感L3的第一端、电容C34的第一端和电源输出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相连,电感L3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D19的正极、LCD背光芯片U4的电源开关输出端LX和LCD背光芯片U4的电源开关输出端LX相连,二极管D19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35的第一端、电阻R13的第一端、电容C276的第一端和LED灯组的正极LED+相连,电阻R1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4的第一端和LCD背光芯片U4的过电压保护输入端OVP相连,电容C34的第二端、电容C35的第二端、电容C276的第二端和电阻R1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LCD背光芯片U4的LED电流输入端LED4串联电阻R91后分别与LCD背光芯片U4的LED电流输入端LED1、LCD背光芯片U4的LED电流输入端LED2、LCD背光芯片U4的LED电流输入端LED3、LCD背光芯片U4的LED电流输入端LED5、LCD背光芯片U4的LED电流输入端LED6和LED灯组的负极LED-相连,LCD背光芯片U4的使能端EN分别与电阻R15的第一端和电阻R2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5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使能端BG_EN相连,LCD背光芯片U4的PWM信号输入端PWMI分别与电阻R88的第一端和电阻R8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88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PWM信号输出端BG_PWM相连,电阻R20的第二端和电阻R8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TFT仪表屏幕亮度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电容C34并联的第一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TFT仪表屏幕亮度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环境光传感器模块包括:环境光传感器芯片U14的电源输入端VDD与电容C209的第一端、电容C279的第一端、电阻R159的第一端、电阻R160的第一端、电平转换芯片U8的低压参考端VREF1和电源输出模块的第二电源输出端相连,电阻R159的第二端分别与环境光传感器芯片U14的数据端SDA和电平转换芯片U8的数据端SDA1相连,电阻R160的第二端分别与环境光传感器芯片U14的时钟端SCL和电平转换芯片U8的时钟端SCL1相连,电容C209的第二端、电容C279的第二端、电容C110的第二端、环境光传感器芯片U14的接地端VSS和电平转换芯片U8的接地端GND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110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156的第一端、电平转换芯片U8的高压参考端VREF2和电平转换芯片U8的使能端EN相连,电阻R15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09的第一端、电阻R158的第一端和电源输出模块的第三电源输出端相连,电阻R10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平转换芯片U8的时序端SCL2和控制器的时序端C_SCL_1305相连,电阻R15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平转换芯片U8的数据端SDA2和控制器的环境光信号输入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TFT仪表屏幕亮度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出模块包括:电源芯片U3的电源输入端VIN分别与电阻R22的第一端、极性电容EC6的第一端、电容C82的第一端、电容C43的第一端、电容C8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一端、电容C275的第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6的负极和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极性电容EC6的第二端、电容C82的第二端、电容C43的第二端、电容C8的第二端、电容C7的第二端、电容C275的第二端、电阻R23的第一端和电阻R87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和电阻R2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芯片U3的使能端EN相连,电阻R87的第二端与电源芯片U3的时序端RT/CLK相连,二极管D3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与电池BAT相连,二极管D6的正极和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点火输出端IGN相连;电源芯片U3的自举电容端BOOT与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D18的负极、电感L2的第一端、电阻R12的第一端和电源芯片U3的开关节点端SW相连,二极管D18的正极分别与电源芯片U3的接地端GND、极性电容EC1的第一端、电容C57的第一端、电容C11的第一端、极性电容EC8的第一端、电容C14的第一端、电容C15的第一端、电阻R11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电感L2的第二端分别与极性电容EC1的第二端、极性电容EC8的第二端、电容C14的第二端、电容C15的第二端、电阻R17的第一端和电阻R1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电容C32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57的第二端与电阻R16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6的第二端和电源芯片U3的比较端COMP相连,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7的第二端、电源芯片U3的误差输入端FB和电阻R18的第二端相连,电源芯片U3的焊盘端PAD与电源地相连;电感L2的第二端还与电感L3的第一端、电阻R133的第一端和三级管Q6的发射极相连,三级管Q6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35的第一端和电阻R133的第二端相连,电阻R135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使能端VCC5_ON相连,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116的第一端、电容C262的第一端、电容C263的第一端、电容C280的第一端、电容C281的第一端和电阻R156的第二端相连;电感L2的第二端还与极性电容EC4的第一端、电容C31的第一端、电容C30的第一端、电阻R130的第一端和电源芯片U10的电源输入端IN相连,极性电容EC4的第二端、电容C31的第二端和电容C3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30的第二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源芯片U10的使能端EN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82的第一端和电阻R8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82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使能端EN_3.3相连,电阻R84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源芯片U10的电源输出端OUT分别与电阻R126的第一端、电容C90的第一端、极性电容EC7的第一端、电容C6的第一端、电容C89的第一端、电容C282的第一端、电容C272的第一端、电容C278的第一端和电阻R16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2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28的第一端、电源芯片U10的反馈端FB和电容C90的第二端相连,电阻R128的第二端、极性电容EC7的第一端、电容C6的第一端、电容C89的第一端、电容C282的第一端、电容C272的第一端和电容C278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22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智能TFT仪表的电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智能TFT仪表控制器唤醒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