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装配式框架支护形式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3856.X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5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章智;王竹;刘宇;肖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坡 外柱 结构板 本实用新型 装配式框架 支护形式 种植槽 槽壁 内柱 网箱 支护稳定性 边坡生态 顶端齐平 恢复能力 施工工艺 植物生态 截水沟 泄水孔 土石 圆孔 填充 美观 生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装配式框架支护形式的结构,包括设于边坡下方的外柱,外柱所在位置的边坡的上方设有顶端与外柱的顶端齐平的内柱,外柱和内柱的顶端设有水平的结构板,结构板的一侧与边坡的表面接触,结构板上设有纵向的圆孔;结构板的上方设有种植槽,种植槽靠近边坡的一侧的槽壁上设有横向的泄水孔,该侧的槽壁与边坡之间为截水沟;所述外柱的内侧与边坡之间设有格宾网箱,格宾网箱内填充有土石带,相邻外柱之间设有植物生态袋。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支护稳定性高,边坡生态恢复能力强,且美观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支护形式的构建,特别是一种生态装配式框架支护形式的结构。
背景技术
边坡是人们在修建诸如道路等基础设施时开挖山体或大量填方形成的,裸露的边坡既不稳定,易引起塌方和滑坡,又影响美观,不符合生态要求。边坡治理主要工作就是要稳定边坡。该过程的任务是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将未形成台阶的悬崖尽量构成水平台阶,把边坡的坡度降到安全角度以下,以消除崩塌隐患;之后就要对已经处理的边坡进行复绿,使其进一步保持稳定。在对边坡的复绿过程中,常用的植物包括胡枝子或紫穗槐等灌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植物的根系在边坡生长的发达程度不高,难以进一步保持边坡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装配式框架支护形式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支护稳定性高,边坡生态恢复能力强,且美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装配式框架支护形式的结构,包括设于边坡下方的外柱,外柱所在位置的边坡的上方设有顶端与外柱的顶端齐平的内柱,外柱和内柱的顶端设有水平的结构板,结构板的一侧与边坡的表面接触,结构板上设有纵向的圆孔;结构板的上方设有种植槽,种植槽靠近边坡的一侧的槽壁上设有横向的泄水孔,该侧的槽壁与边坡之间为截水沟;所述外柱的内侧与边坡之间设有格宾网箱,格宾网箱内填充有土石带,相邻外柱之间设有植物生态袋。
前述的生态装配式框架支护形式的结构,相邻所述外柱和内柱之间设有连系梁,最上端的连系梁的上端面超过结构板的上表面后形成所述种植槽。
前述的生态装配式框架支护形式的结构,所述种植槽底部的结构板上铺设有反滤土工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装配方式在边坡上设置外柱、内柱和结构板后形成框架,然后在顶部设置种植槽,在内部设置格宾网箱后在其外侧设置植物生态袋即可,其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且本实用新型施工后的支护系统结构性更强,具有较高的支护稳定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更有利于建立边坡自身净化系统,搭起水、植物和动物等的生态通道,大大促进了生物链的形成,提高了边坡的生态恢复能力,并且具有很高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4为附图1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柱,2-内柱,3-结构板,4-连系梁,5-格宾网箱,6-植物生态袋,7-种植槽,8-截水沟,9-土石带,10-泄水孔,11-圆孔,12-边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38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陡峭岩石边坡的HDPE膜锚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生态锚拉框架支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