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戴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5015.2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3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莫皓然;薛达伟;陈世昌;黄启峰;韩永隆;蔡长谚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F16K7/12;F04B45/047;F04B3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致动器 驱动控制模块 气囊 容置框 穿戴式装置 生理信息 传感器 穿戴 传感器设置 感测 充气 传送 传输 纪录 运作 | ||
1.一种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带状结构及一容置框槽;
一气体致动器,设置于该本体的该容置框槽中;
一气囊,相对于该气体致动器而设置于该容置框槽中,且与该气体致动器相连通,可充气鼓胀于该带状结构之内表面;
一驱动控制模块,设置于该本体的该容置框槽中;
一传感器,设置于该驱动控制模块上,供与该气体致动器相连接;以及
一传输模块,设置于该本体的该容置框槽中,且与该驱动控制模块电连接;
借此,该传输模块用以接收一外部装置的一启动信号,用以驱使该驱动控制模块控制该气体致动器运作,使气体由该气体致动器传输至该气囊,该气囊充气鼓胀以固定穿戴使用者的一特定部位,并透过该传感器以感测穿戴使用者的一生理信息,并将该生理信息传送至该驱动控制模块,最后透过该传输模块将该生理信息传递至该外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致动器包含一微型气体传输装置及一微型阀门装置,当气体自该微型气体传输装置传输至该微型阀门装置内,该微型阀门装置与该气囊相连通,以对该气囊进行集压或卸压作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型气体传输装置,包括:
一进气板,具有至少一进气孔、至少一汇流排孔及一汇流腔室,该至少一进气孔供导入气体,该至少一汇流排孔的一端连通该至少一进气孔,另一端与该汇流腔室连通,以引导导入该至少一进气孔的气体汇流至该汇流腔室;
一共振片,具有一中空孔洞,对应该进气板的该汇流腔室;
一压电致动件,包含一悬浮板、一外框、至少一支架以及一压电元件;该外框环绕设置于该悬浮板的周边,该至少一支架连接设置于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用以提供弹性支撑该悬浮板,且该至少一支架、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具有一空隙,而该压电元件贴附于该悬浮板表面上;
其中,该共振片堆叠于该压电致动件的该外框上,该进气板堆叠于该共振片上,且该共振片与该压电致动件之间具有一腔室间距以形成一暂存腔室,该压电致动件被施加电压驱动时,气体由该进气板的该至少一进气孔导入,经该至少一汇流排孔汇集至该汇流腔室,再流经该共振片的该中空孔洞以进入该暂存腔室内,再由该压电致动件的该空隙向下传输持续导送气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浮板表面与该外框表面形成为非共平面,且使该悬浮板表面与该共振片之间保持该腔室间距。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腔室间距由该至少一支架成形于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所调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浮板表面具有一凸部,该凸部顶面与该外框表面为非共平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型气体传输装置更包括至少一绝缘片及一导电片,且该至少一绝缘片及该导电片依序设置于该压电致动件之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50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睡眠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近红外光谱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