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杖的握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6533.6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5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坤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坤达 |
主分类号: | A45B3/00 | 分类号: | A45B3/00;A45B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信义区兴雅里***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握把装置 握把 长柱体 突粒 握持 按压 本实用新型 辅助支撑 突出形成 上表面 穴位 复数 手刀 杖杆 助行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杖的握把装置,该握把装置为一握把,该握把为一长柱体,在该长柱体表面或手刀平台的上表面突出形成有复数个突粒,且各该突粒突出一高度地布满于该握持表面,使用者握持在杖的握把时,可对手部的穴位进行按压穴道,在与杖杆组装后可具有原助行或辅助支撑等功能,因此具有其实用性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手杖,尤指可供使用者手部握持并按摩穴道的握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所使用的各种型式的手杖,可依据其功能或用途而分为健走杖、登山杖、辅助拐杖…等,虽手杖有各种不同功能或用途,但其基本构造包括有一杖杆及至少一安装在杖杆顶端部的握把,而握把造型可为直筒式、L型筒式…等构造,藉由握把提供使用者方便握持使用,以杖杆支撑抵顶地面,以提供使用者助行或辅助支撑等作用。
手杖主要是提供使用者在行走时,可较为省力以帮助行走,例如:健走杖或登山杖,使用此类手杖可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及防止身体受伤。再者手杖也可以提供使用者辅助支撑之用,此类的辅助拐杖大多提供给年长者或身体曾经受伤或治疗中的使用者,藉由此类辅助拐杖以辅助使用者的步行,在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手杖,其中安装在杖杆顶端的握把通常为平整的外型,或依据使用者手部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等各指之间的位置形成有突出部,藉由各突出部间相对所形成的凹部,提供各指可服贴地位于凹部处,因此现有握把构造仅适合手部的各手指的握持,并无法提供其它功效为其所存在的问题及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手杖握把的问题及缺点而发明一种在握把上形成有复数突出的突粒,而可达到按摩用户穴道的功能及目的。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杖的握把装置,其可为一握把,该握把为一柱体,在该柱体表面形成有复数个突出的突粒,各该突粒布满于该握持部表面并突出有一高度。
所述的杖的握把装置,该握把进一步形成有一顶环部及一手刀平台,该顶环部形成于该握持部的柱体上方,该手刀平台形成于该握持部的柱体下方,该顶环部为一片体且该手刀平台为一片体,该握持部的外径小于各该片体的外径。
所述的杖的握把装置,该手刀平台的上表面形成有复数个突出的突粒。
本实用新型藉由前述技术手段的运用,在握把表面形成有复数个突出有一高度的突粒,使用者在以手部握持使用时,除了可对手部各个穴位进行按摩之外,使用者亦可略为移动以配合不同使用者的不同穴位进行按压,且使用者可自行选择手部的穴位进行按压,除了具有原杖杆所应有的功能外,另亦提供使用者对穴位按压的功能,是一极具实用性的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杖杆并以手部握持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杖杆的部份放大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杖杆的部份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杖杆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握把固定在杖杆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握把固定在杖杆的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杖杆 20握把
21握持部 211突粒
22顶环部 23手刀平台
231突粒 30握把
31握持部 311突粒
40杖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坤达,未经林坤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6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