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出料密度检测装置的蒸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8035.5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9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英;万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鼎昌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26 | 分类号: | G01N9/26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周媛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太湖国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压口 分离器 输出端 输入端连接 循环管 加热器 循环泵 感压 密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差压变送器 蒸发设备 毛细管 出料 测量精度高 电信号连接 毛细管连接 输入端 筒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出料密度检测装置的蒸发设备,包括分离器、循环管、循环泵和加热器,所述分离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管的输入端连接、循环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分离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分离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筒体上设有上取压口,所述循环管上设有下取压口,上取压口与下取压口通过毛细管连接,靠近所述上取压口的毛细管上设有上感压单元,靠近所述下取压口的毛细管上设有下感压单元,上感压单元和下感压单元之间设有差压变送器,上感压单元、下感压单元及差压变送器之间通过电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出料密度检测装置的蒸发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中药行业及废水处理行业,现有的蒸发器出料在线密度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循环管上加设质量流量计或折光仪测量来检测,这种方式测量精度高,但是设备采购价格高昂,成本高;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很难接受;另一种是在分离器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测量温度差达到设定值控制出料的目的,这种方式价格低廉,但是测量结果太过于粗糙,难以达到测量的目的。
所以,基于上述原因,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测量方式,达到测量准确度高,同时成本又低廉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出料密度检测装置的蒸发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检测设备昂贵的问题,达到了准确度高、成本低廉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出料密度检测装置的蒸发设备,包括分离器、循环管、循环泵和加热器,所述分离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循环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分离器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之间的筒体上设有上取压口,所述循环管上设有下取压口,所述上取压口与所述下取压口通过毛细管连接,靠近所述上取压口的毛细管上设有上感压单元,靠近所述下取压口的毛细管上设有下感压单元,所述上感压单元和下感压单元之间设有差压变送器,所述上感压单元、下感压单元及差压变送器之间通过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长度不低于管径的五倍。
优选的,所述差压变送器的精度不低于0.05%,所述上感压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下感压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差压变送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差压变送器放置在距离所述下取压口6cm内,水平放置。
优选的,所述毛细管入口端设有防垢膜片,防止管道阻塞。
优选的,循环管包括竖直设置的循环管一段和倾斜设置的循环管二段,所述下取压口设于所述循环管一段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原有设备上进行结构改进,增加差压检测装置的方式来达到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具有出料密度检测装置的蒸发设备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分离器 2.循环管 21.循环管一段 22.循环管二段 3.循环泵 4.加热器 5.上取压口 6.上感压单元 7.下取压口 8.下感压单元 9.毛细管 10.压差变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鼎昌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鼎昌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80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