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翼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自主伞翼滑翔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9728.6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0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敏;李聪;兰水泉;李南;贺佰平;韩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狼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38 | 分类号: | B64C3/38;B64C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丰泽东路106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翼 尾翼结构 底梁 翼片 滑翔飞行器 驱动机构 摆转 伞翼 本实用新型 飞行器 偏航 控制驱动机构 飞控计算机 俯仰 驱动结构 便利性 副翼 翼面 自动化 驱动 响应 运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翼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自主伞翼滑翔飞行器,该尾翼结构包括尾翼底梁、翼片及驱动机构,所述翼片安装在所述尾翼底梁上,用以限定出尾翼的翼面,所述翼片的至少一部分可相对于所述尾翼底梁进行摆转,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尾翼底梁上,用于驱动所述副翼片进行摆转,该无人自主伞翼滑翔飞行器包括俯仰驱动结构及尾翼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使得在需要进行偏航操作时,只需通过控制驱动机构运转即可使得翼片进行摆转,从而使得飞行器进行偏航,其过程一气呵成,响应速度快。同时,对驱动机构的操作可通过飞控计算机等自动化完成,降低了人力的投入,提高了操作飞行器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尾翼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自主伞翼滑翔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较为常见的伞翼滑翔飞行器为动力三角翼,需要飞行员进行飞行姿态的控制,飞行员通过前后、左右控制操纵杆来实现飞行器的俯仰、偏航的姿态控制。
动力三角翼的偏航控制有一个较为致命的缺点,就是响应速度过慢。飞行器平飞时,升力作用于机翼上,重力作用于下方的机身上,机翼升力面和重力作用线相互垂直,当飞行员向左/右推动操纵杆时,使得飞行器的机身慢慢向左/右倾斜,升力面和重力的作用线不再保持相互垂直状态,通过重力的分力逐渐完成飞行器的转弯动作,最终实现偏航,依靠重心控制的偏航响应速度慢。同时,飞行员在操控操纵杆时,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操作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翼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自主伞翼滑翔飞行器,用于解决偏航响应速度慢及操作不便利的问题。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尾翼结构,该尾翼结构包括:
尾翼底梁;
翼片,所述翼片安装在所述尾翼底梁上,用以限定出尾翼的翼面,所述翼片的至少一部分可相对于所述尾翼底梁进行摆转;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尾翼底梁上,用于驱动所述翼片进行摆转。
作为所述尾翼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翼片包括主翼片及副翼片,所述主翼片限定出尾翼的主翼面,所述副翼片限定出尾翼的副翼面,且所述副翼片处于所述主翼片的后方,所述主翼片固定安装在所述尾翼底梁上,所述副翼片以摆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尾翼底梁上。
作为所述尾翼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尾翼结构还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尾翼底梁上,所述副翼片安装在所述固定柱上,并可围绕所述固定柱摆转。
作为所述尾翼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
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中心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
拉杆,所述拉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副翼片的两侧;及
拉带,所述拉带连接在所述旋转座的两侧与所述拉杆之间。
作为所述尾翼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为舵机。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人自主伞翼滑翔飞行器,包括机翼、机身及主架,所述主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机翼以摆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架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
俯仰驱动结构,所述俯仰驱动结构用于输出沿竖向的摆转运动,所述俯仰驱动结构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所述机翼安装在所述俯仰驱动结构上;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尾翼结构,所述尾翼结构安装在所述机身的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狼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狼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97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光学隐身蒙皮OLED屏拼接结构
- 下一篇:机翼可伸缩的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