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列车应急电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0440.6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6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戴朝华;李密;刘正杰;陈维荣;郭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H02J7/3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母线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辅助系统 牵引系统 列车 应急电源系统 本实用新型 控制系统 能量管理 转换器 能量利用效率 双向DC/DC 持续电能 控制端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列车应急电源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储能系统、辅助系统、牵引系统、直流母线和能量管理控制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产生电能,经单向DC/DC转换器并入列车的直流母线;所述储能系统直接或经双向DC/DC转换器并入列车直流母线;所述直流母线分别连接至所述辅助系统和牵引系统;所述能量管理控制系统分别连接至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储能系统、辅助系统和牵引系统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能够为列车提供持续电能,有效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应急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轨道交通应急电源通常采用车源分离方式,就是轨道交通车辆本身不带应急电源,一旦出现应急情况,由专门的应急救援车实施救援。这种方式很不方便,不及时,非常被动,往往招致乘客不满。
近年来,国内开始论证采用动力电池作为车载应急电源,但这种储能式应急电源存在续航里程短、成本高、体积/重量大等不足,同时应急电源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无法使用,利用率不高,从一定程度上看也是一种浪费。现有的列车用应急电源系统,无法为列车提供持续电能,也难以直接应用于列车应急电源;能量利用效率低,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列车应急电源系统,能够为列车提供持续电能,有效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节约成本。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列车应急电源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储能系统、辅助系统、牵引系统、直流母线和能量管理控制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产生电能,经单向DC/DC转换器并入列车的直流母线;所述储能系统直接或经双向DC/DC转换器并入列车直流母线;所述直流母线分别连接至所述辅助系统和牵引系统;所述能量管理控制系统分别连接至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储能系统、辅助系统和牵引系统的控制端;
所述能量管理控制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压电流监控电路、储能系统电压电流监控电路、牵引电压电流监控电路、母线电压检测电路、母线电流检测电路和控制器,所述燃料电池电压电流监控电路与单向DC/DC转换器相连,所述储能系统电压电流监控电路与双向DC/DC转换器相连,所述牵引电压电流监控电流连接至牵引系统,所述母线电压检测电路和母线电流检测电路均设置在直流母线上;所述燃料电池电压电流监控电路、储能系统电压电流监控电路、牵引电压电流监控电路、母线电压检测电路和母线电流检测电路均与控制器相连接。将检测数据反馈给信号控制器,由控制器进行功率分配,从而调节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储能系统、辅助系统和牵引系统的工况。其中,各种监控电路均包括了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控制开关电路等。
进一步的是,所述牵引系统包括逆变器和牵引负载,所述逆变器的直流端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逆变器的交流端连接至牵引负载,所述逆变器的控制端连接至能量管理控制系统,逆变器额定电压为750V。所述逆变器将直流母线电流逆变为交流电,并接入到牵引负载;或将制动交变电流整流为直流电接入母线给储能系统充电。
进一步的是,所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压等级为600V~900V,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功率等级为30Kw-150Kw;单向DC/DC变换器用来改变燃料电池在列车牵引直流母线端的电压,并检测燃料电池输出电压与电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具有转换效率高、能量利用率大等优点,适用于列车中使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储能系统包括锂电池或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电压等级为600V-900V。
所述储能系统可选用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或锰酸钴锂电池等,也可选用超级电容或其他储能元件。
通过检测储能系统的SOC值来判断锂电池是否可以放电或充电,通常来说当储能元件SOC值低于最小值时不再进行放电,可以切出放电电路,高于最大值时不再进行制动回收,应切出充电电路防止过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0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芯片的电源瞬态过压保护电路
- 下一篇:光伏组件阵列关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