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气份微波烧结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0974.9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8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旭;刘辉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俊旭;刘辉汉 |
主分类号: | C04B35/64 | 分类号: | C04B35/64;C04B35/638;C04B35/56;B22F3/105;F27B5/14;F27D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管道 波导管 本实用新型 微波烧结炉 炉体内部 阀门 炉体 连通 炉体侧部 炉体顶部 生产效率 迅速升温 发热体 微波源 引流管 预加热 真空源 生产成本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气份微波烧结炉,包括炉体,还包括设置在炉体顶部上的波导管和设置在炉体侧部上的真空管道,真空管道的一端通过阀门一与真空源连接,真空管道的另外一端与炉体内部连通,波导管的一端与微波源连接,波导管的另外一端与炉体内部连通,在炉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带有阀门二的引流管。本实用新型能迅速升温,不需要另外增加发热体进行预加热,缩短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炉,尤其涉及一种多气份微波烧结炉。
背景技术
烧结,是指把粉状物料转变为致密体,是一个传统的工艺过程。人们很早就利用这个工艺来生产陶瓷、粉末冶金(如硬质合金)、耐火材料、超高温材料等。一般来说,粉体经过成型后,通过烧结得到的致密体是一种多晶材料,其显微结构由晶体、玻璃体和气孔组成。烧结过程直接影响显微结构中的晶粒尺寸、气孔尺寸及晶界形状和分布,进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微波烧结是一种材料烧结工艺的新方法,其是利用微波加热来对材料进行烧结,它同传统的加热方式不同,微波烧结具有升温速度快、能源利用率高、加热效率高和安全卫生无污染等特点,并能提高产品的均匀性和成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和缩短了生产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缩短几个生产周期。
现有的微波烧结工艺一般是先将粉末状物料进行配料并加入有机粘接剂(如石蜡、酒精或是石蜡与酒精的混合物)后得到混合料,再对混合料进行压制成型制得毛坯料件,然后烘干将有机粘接剂脱离出来,最后再进行烧结。但是,在进行烧结时,往往升温很慢,需要先通过另外的发热体进行预加热,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通过微波进行烧结。这样,就延长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且提高了生产成本。
公开号为CN107774993A,公开日为2018年3月9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炉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6.0-13.2重量%的钴和86.3-93.5重量%的碳化钨,所述硬质合金的平均晶粒度为 0.6-1.0μm,结构均匀,硬度为HRA91.5-93.0,抗弯强度为3000-4500Mpa,断裂韧性值9- 15MPam1/2,以WC/Co复合粉为原料搅拌球磨13-20小时得到混合料;2)压制;3)脱蜡;4)低压烧结。
公开号为CN107287460A,公开日为2017年10月24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1)、将WC粉体、Co粉体、稀土和碱土分别溶入液相分散介质后,倒入混料桶,并混合均匀 制得混合体;2)、将所述混合体放入球磨机球磨36-40h,在100℃下真空干燥、然后加入料浆搅拌后干燥,用筛子过筛,制成料粒;3)、将料粒压制成型、脱蜡,然后在1200℃-1300℃的条件下真空烧结,制得硬质合金。
上述专利文献中均是先进行脱蜡再进行烧结的,这样均会存在生产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多气份微波烧结炉,使其能迅速升温,不需要另外增加发热体进行预加热,缩短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多气份微波烧结炉,其能迅速升温,不需要另外增加发热体进行预加热,缩短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气份微波烧结炉,包括炉体,所述多气份微波烧结炉还包括设置在炉体顶部上的波导管和设置在炉体侧部上的真空管道,真空管道的一端通过阀门一与真空源连接,真空管道的另外一端与炉体内部连通,波导管的一端与微波源连接,波导管的另外一端与炉体内部连通,在炉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带有阀门二的引流管。
优选的,波导管的一端与微波源连接,波导管的另外一端通过接头管与炉体内部连通;在波导管与接头管之间还设置有玻璃隔板,通过玻璃隔板将波导管的内腔和接头管的内腔分隔开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俊旭;刘辉汉,未经胡俊旭;刘辉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09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中式污泥制砖前处理装置
- 下一篇:多孔薄膜坯体以及多孔薄膜前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