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柔性薄壁轴承序贯试验传动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1778.3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0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林鑫;李伟光;李振;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黄海波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安装套 动力连接 夹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 试验传动轴 柔性薄壁 轴承 试验 高速电主轴 螺栓 安装方便 薄壁轴承 弹簧垫片 夹紧螺栓 紧定螺母 直接配合 主轴刀柄 后挡圈 模块化 前挡圈 中心孔 轴承锁 垫片 拉钉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薄壁轴承序贯试验传动轴组件,包括动力连接构件、夹紧装置和若干轴承安装套件,所述轴承安装套位于所述动力连接构件和所述夹紧装置之间,所述夹紧装置贯穿各轴承安装套的中心孔后与所述动力连接构件相连接,将所述动力连接构件、夹紧装置和若干轴承安装套件连为一体,所述动力连接构件包括主轴刀柄、拉钉;所述轴承安装套件包括轴承安装套座、后挡圈、前挡圈、轴承锁紧螺栓和紧定螺母;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螺栓,垫片和弹簧垫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薄壁轴承的序贯试验,可与高速电主轴直接配合连接,安装方便。同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可通过增减轴承安装套的数量来改变试验方案,增加试验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柔性薄壁轴承序贯试验传动轴组件,适用于在柔性薄壁轴承性能测试试验台中将多组柔性薄壁轴承安装在轴承安装体上进行柔性薄壁轴承的序贯试验,属于机械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谐波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基础部件,具有高精度、高承载力、传动比范围广等特点,对其技术的研发是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化的瓶颈。柔性薄壁轴承是谐波减速器的核心部件,对谐波减速器的整体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柔性薄壁轴承在工作状态下,不仅承受与薄壁轴承内圈精密配合椭圆轴的挤胀下的弹性变形,而且还要承受因自身运转产生的交变应力,并且在工况不理想的情况下,还要承受来自外界不同的静载或动载力。因此在谐波减速器用柔性薄壁轴承的研发过程中,应该对精密柔性薄壁轴承的稳定性、回转精度以及寿命进行测试,其中有一项测试试验为序贯试验,须同时对多个谐波减速器用柔性薄壁轴承进行试验,并且需要保证试验条件一致,最终通过判别试验件的失效率来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在柔性薄壁轴承实际性能测试时,需将柔性薄壁轴承内圈安装在椭圆形轴肩上,本实用新型将柔性薄壁轴承固定在轴承安装体椭圆形轴肩上,两边通过挡片将其固定防止其脱落,并且通过模块式设计,将每一个试验件与安装座组成一体,根据不同试验要求的试验数量来调整该模块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前端可与高速电主轴连接。本组件设计巧妙,可实现自动定心,装拆便捷,工作安全可靠,增加试验过程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柔性薄壁轴承序贯试验传动轴组件,装拆便捷,工作安全可靠,增加试验过程的灵活性与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柔性薄壁轴承序贯试验传动轴组件,包括动力连接构件、夹紧装置和依次连接的若干轴承安装套件,所述依次连接的若干轴承安装套位于所述动力连接构件和所述夹紧装置之间,所述夹紧装置贯穿各轴承安装套的中心孔后与所述动力连接构件相连接,将所述动力连接构件、夹紧装置和若干轴承安装套件连为一体,
所述的动力连接构件包括主轴刀柄、螺纹连接在所述主轴刀柄前端的拉钉,主轴刀柄的后端设置有与轴承安装套件相连接的圆锥台,后端中心设置有螺纹孔;
所述的轴承安装套件包括中空的轴承安装套座、后挡圈、前挡圈、轴承锁紧螺栓和紧定螺母,所述轴承安装套座的前端设置有锥孔,后端设置有锥台,中部的外周壁设置有用于过盈配合地安装薄壁轴承的椭圆形轴肩,所述后挡圈、前挡圈通过轴承锁紧螺栓和紧定螺母固定设置在所述椭圆形轴肩两侧,限制轴承的轴向移动,保证试验过程中的可靠性;
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夹紧螺栓,垫片和弹簧垫片,所述夹紧螺栓依次穿过弹簧垫片、垫片和各轴承安装套,其前端通过外螺纹与所述主轴刀柄后端的螺纹孔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螺栓的末端中心处设有与顶针配合的圆锥孔。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螺栓的圆锥孔的锥度比为1:3
进一步地,所述锥孔和锥台分别为横截面为圆形的圆形锥台和圆形锥孔,所述圆锥台和圆锥孔相配合可用于传递扭矩并可实现与轴承安装套的自动同心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1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壳体轴承座热力耦合应变测量系统
- 下一篇:汽车变速器轴承静态强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