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器水冷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1938.4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0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俨;陈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万亨达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十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1 | 代理人: | 黄云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齿 散热盖板 底壳 散热器 底壳内部 流动通道 水冷板 隔板 本实用新型 菱形 传热效果 底壳表面 固定相连 流动液体 散热技术 散热效果 水管接头 隔槽 均布 水冷 连通 嵌入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水冷板,包括底壳,嵌入底壳表面并与底壳固定相连的散热盖板,设置于底壳一侧并连通至底壳内部的水管接头,所述底壳内部设置有若干隔板形成流动通道,所述散热盖板朝流动方向均布有若干散热齿,所述若干散热齿之间留有隔槽,所述散热齿为菱形设置;本实用新型在水冷板的流动通道内设置散热齿,可提高流动液体与散热盖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大大提高散热效果和传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器水冷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及生活中都融入了很多科技产品,这些科技产品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自身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热,如何保证这些产品的正常运行,首先,要解决它们的散热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功率较高的设备内部,由于设备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周边的电子组件也不断增多,使得设备整体发热量也随之大幅提升,传统散热装置多为散热片加风扇的冷却方式,该冷却方式已渐渐不能满足大功率设备的散热需求,常常使设备因温度过高而不能正常运转。
在纯水冷却设备中,水冷板是水冷却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将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产生的热量与冷却介质进行充分交换,应用于各种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如晶闸管、IGBT、雷达、变流器、变频器、电阻器、晶体管及大功率集成电路等;现有技术中的水冷板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水冷板上直接设置流动通道,在冷却液流动过程中与散热盖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导热效果差,直接导致了整体散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水冷板的流动通道内设置散热齿,可提高流动液体与散热盖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大大提高散热效果和传热效果的散热器水冷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散热器水冷板,包括底壳,嵌入底壳表面并与底壳固定相连的散热盖板,设置于底壳一侧并连通至底壳内部的水管接头,所述底壳内部设置有若干隔板形成流动通道,所述散热盖板朝流动方向均布有若干散热齿,所述若干散热齿之间留有隔槽。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壳与散热盖板均为铜板或铝板加工形成。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壳表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散热盖板嵌入固定槽。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盖板通过焊接固定在固定槽内。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水管接头包括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分别连接于流动通道的两端。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流动通道包括进水区、弯道区和出水区,所述弯道区设有多个,所述进水接头连通至进水区,所述出水接头连通至出水区。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齿为菱形设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齿与散热盖板通过冷锻压铸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方面,设有底壳,通过底壳内容纳液体流动形成水冷散热作用,散热效果好,嵌入底壳表面并与底壳固定相连的散热盖板,通过散热盖板将液体密封容纳在底壳内部,以保证电子元件在水冷却过程中起到高效的冷却作用,提高冷却效果;第二方面,设置于底壳一侧并连通至底壳内部的水管接头,设置水管接头的作用可将液体循环流动在底壳内部,从而保证循环冷却作用,大大提高冷却效果;第三方面,所述底壳内部设置有若干隔板形成流动通道,设置隔板形成的流动通道使用,可使得液体在底壳上流动时间更长,接触面积更大,可大大提高冷却效果,充分使用到水冷作用;第四方面,所述散热盖板朝流动方向均布有若干散热齿,所述若干散热齿之间留有隔槽,具体是通过散热齿的作用可更进一步的提高散热盖板与流动液体的接触面,在高发热电子元件使用中,可达到高效率的散热效果和传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万亨达热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万亨达热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19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吸散热装置及支架组件
- 下一篇:微型密闭式机箱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