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在铝合金格栅的组合式铝管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2835.X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8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刚 |
主分类号: | A47G5/00 | 分类号: | A47G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10036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铝合金格栅 铝管材 本实用新型 预制孔 组合式 止口 应用 横向中心线 使用寿命 自攻螺钉 翻转 半圈 绕轴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在铝合金格栅的组合式铝管材,其要点是:一对断面主体呈L形的铝管材,其中一个L形管材以其长度方向为轴绕轴翻转180度后,安装在另一个L形管材上,使一对L形管材以互相补偿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在组合后的管材断面的横向中心线上至少设置一个与自攻螺钉相配合的横向预制孔,该横向预制孔是由每个L形管材各形成半圈而围成的;在一对L形管材之间还设置两个止口,该止口的方向为,限制组合后的两个L形管材在上、下方向上分离。本实用新型应用到铝合金格栅的积极效果是:成本大大降低;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室内装饰用屏内式格栅,具体说所述格栅是一种铝合金屏内格栅的组合式铝管材。
背景技术
室内装饰用中式木格栅与屏风相比,具有透气、且能实现在光与影的变幻间交错等特点,广泛用于玄关、吊顶、屏风、隔断和窗户等。目前木格栅是由条状木方交叉对接组合成多样的几何造型,然后将其组合一起镶嵌在木框内便构成了屏风格栅,所谓的几何造型,包括十字形单元、T形单元和L形单元。木格栅不但对木材品质要求高,包括要求被选木料无色差、无疤结,而且还需要做干燥、防腐处理。这些原因造成制作木格栅成本高,且制作出的木格栅品质不能做到整齐划一。如果采用金属焊接工艺制作,几乎无法做出木质纹理的自然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在铝合金格栅的组合式铝管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组合式铝管材是,一对断面主体呈L形的铝管材(以下称L形管材),其中一个L形管材以其纵向(长度方向)为轴绕轴翻转180度后,安装在另一个L形管材上,使一对L形管材以互相补偿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在组合后的管材断面的横向中心线上至少设置一个与自攻螺钉相配合的横向预制孔,该横向预制孔是由每个L形管材各形成半圈而围成的;在一对L形管材之间还设置两个止口,该止口的方向为,限制组合后的两个L形管材在上、下方向上分离。
使用组合式铝管材组装成将十字形单元的方法(结构)是,将组合式铝管材作为十字中的一,一对竖向铝管材分别安装在组合式铝管材的上面和下面构成十字形单元,具体是每个竖向铝管材,在其断面的中心设置与自攻螺钉相配合的竖向预制孔;将一个L形管材横向置于一个竖向铝管材上断面构成T形,竖向自攻螺钉穿过L形管材进入竖向管材的竖向预制孔,将L形管材和竖向铝管材定位构成T形组件,该竖向自攻螺钉头沉入L形管材腔内,计两个T形组件;将其中一个T形组件以L形管材的长度方向为轴绕轴翻转180度后,成为倒T形组件,将倒T形组件的L形管材依上述相互补偿方式插装在T形组件的L形管材上,使两个L形管材组成组合式铝管材,直到上、下两个竖向铝管材在一条垂直线作为十字形中的I;在组合式铝管材的每个断面的横向预制孔拧入横向自攻螺钉,将两个L形管材左右定位。一正一倒的两个T形组件叠落在一起构成十字形单元。
使用组合式铝管材组装成将T形单元的方法(结构)是,将组合式铝管材作为T中的一,一个竖向铝管材安装在组合式铝管材的下面构成T形单元,具体是,将一个L形管材横置于一个竖向铝管材的上断面上构成T形,竖向自攻螺钉从L形管材上进入竖向型材的竖向预制孔,将L形管材和竖向铝管材定位构成T形组件,该竖向自攻螺钉头沉入L形管材腔内;将另一个L形管材以其长度方向为轴绕轴翻转180度后,依上述相互补偿方式插装在T形组件的L形管材上,在组合式铝管材的每个断面的横向预制孔拧入横向自攻螺钉,将两个L形管材左右定位。与十字形单元相比,T形单元的区别是,另一个L形管材不组成T形组件。其余相同。
将T形单元的竖向铝管安装在组合式铝管材下面一端时,构成了L形单元,安装方式与T字形单元相同。
将上述十字形单元、T形单元和L形单元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应用到铝合金格栅中,镶在格栅框里,构成作为铝合金格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刚,未经李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2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