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侧开口排水管及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5058.4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6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陈宪忠 |
地址: | 10008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缘板 侧翼 排水管 单侧开口 施工结构 透水材料 防水层 隧道工程 本实用新型 圆形塑料管 固定钉孔 排水效果 上下两端 隧道环境 影响隧道 卷曲 防渗水 一片式 钻孔 叠合 管体 集水 卷材 渗漏 穿透 积水 开口 排水 体内 流水 伸出 开放 | ||
一种单侧开口排水管及施工结构,该排水管包括一片式的外缘板和一中部为管体上下两端带侧翼的开放的Ω形管,外缘板下部和Ω形管的下侧翼叠合连为一体,外缘板上部内侧设置一层伸出外缘板顶面的透水材料,透水材料与Ω形管的上侧翼之间形成集水开口,外缘板上部设固定钉孔,管体内为流水区。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现有隧道工程防渗水采取的卷曲防水层包裹不易操作,不易固定,耗费卷材,通过钻孔流入排水不畅,易积水,圆形塑料管需穿透防水层,不易操作,易渗漏,影响隧道防排水效果和隧道环境的是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的防水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侧开口型排水管及施工结构,适用于隧道拱脚纵向排水盲管。
背景技术
防、排水是隧道工程实施的难点,渗漏水是隧道工程的一个质量通病。目前隧道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防水板加强防水,沿渗、流水面设系统盲管排水,隧道拱脚纵向采用圆形塑料管排水,卷曲防水板包裹圆形塑料管,圆形塑料管上部钻孔,渗流水通过钻孔流入塑料管,再通过横向排水管进入中心水沟。然而,卷曲防水层包裹不易操作,不易固定,耗费卷材,通过钻孔流入排水不畅,易积水,圆形塑料管需穿透防水层,不易操作,易渗漏,影响隧道防排水效果和隧道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侧开口型排水管,可解决现有隧道工程防渗水采取的卷曲防水层包裹不易操作,不易固定,耗费卷材,通过钻孔流入排水不畅,易积水,圆形塑料管需穿透防水层,不易操作,易渗漏,影响隧道防排水效果和隧道环境的是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侧开口排水管,该排水管包括一片式的外缘板和一中部为管体上下两端带侧翼的开放的Ω形管,所述外缘板下部和Ω形管的下侧翼叠合连为一体,所述外缘板上部内侧设置一层伸出外缘板顶面的透水材料,所述透水材料与Ω形管的上侧翼之间形成集水开口,所述外缘板上部设固定钉孔,所述管体内为流水区。
所述外缘板板面采用矩形、梯形、流线形或组合形状。
所述管体采用半圆形、半椭圆形、多边形、流线形或组合形状。
所述外缘板和Ω形管均为柔性的不透水材料。
一种单侧开口排水管的施工结构,所述外缘板外侧面贴合围岩或初期支护面并通过穿过所述钉孔的施工钉固定,所述集水开口内插入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上端高于所述Ω形管的上侧翼并沿围岩或初期支护面向上随形延伸、下端伸入所述管体内;施工衬砌结构支撑压紧所述管体外部使集水开口闭合夹紧所述防水板。
所述防水板为柔性的不透水材料。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排水管需穿透防水层,易渗漏,耗费卷材,且不易操作,不易固定等状况,可以汇聚和集中引排渗、流水,有利于施工操作和衬砌施工,有利于防排水,节约卷材,提高隧道防排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1-钉孔,2-外缘板,3-Ω形管,4-管体,5-透水材料,6-围岩或初期支护面,7-防水板,8-衬砌结构,9-集水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50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