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尿管外支架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6792.2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9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起;黄健;梁叶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黄健仪 |
地址: | 5101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尿管 螺纹连接 过滤管 外支架 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 连接装置 软性结构 过渡袋 连接管 软性管 外端 输尿管支架 引流 便于安装 长喇叭状 末端连接 膨胀性 引流袋 底端 尿液 连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尿管外支架连接装置,包括接头,接头设有三个端口,三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相连通,第一端口外端固定连接有软性管,第二端口外端螺纹连接有过滤管,过滤管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连通设有过渡袋,过渡袋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引流袋,本实用新型利用软性管为长喇叭状的软性结构,所以在与接输尿管外支架末端连接时,但由于该部分为软性结构,故具有膨胀性,可以将输尿管支架末端完全包裹,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落,使尿液顺着过滤管往引流管内流入,此装置起到了便于安装和引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尿管外支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中,一般通过影像学检查如静脉肾盂造影、泌尿系 CT,泌尿系核磁等方法检查输尿管行程是否通畅以及肾脏的解剖结构,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上述方法仍存在缺陷,如不能判断输尿管结石还是肿瘤导致梗阻、肾脏是否存在旋转不良等解剖畸形,以及肾脏中的尿液是否存在肿瘤细胞时需要通过尿道向输尿管中逆行置入输尿管外支架后留取肾脏尿液或者逆行向肾脏内注入造影剂,从而更好的进行临床诊断。在留置输尿管支架之后,需要将注射器连接在输尿管外支架,然而输尿管外支架的末端和注射器的末端不匹配,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多要求临床医生将注射器针头插入输尿管外支架然后再连接注射器。在此过程中,如果器针头过粗,则不但不能插入输尿管外支架末端,而且会容易刺伤医生的手指,如果注射器针头过细,则容易脱落,而且由于管径过细不容易注入造影剂以及留取尿液。因此如何将注射器与输尿管外支架连接起来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输尿管外支架连接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尿管外支架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尿管外支架连接装置,包括接头,所述接头设有三个端口,所述三个端口分别为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外端固定连接有软性管,所述第二端口外端螺纹连接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连通设有过渡袋,所述过渡袋的另一端固定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引流袋。
优选的,所述软性管为长喇叭装软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处固定设有三通阀。
优选的,所述第三端口的外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外表面固定设有一层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过滤管内固定设有一层过滤网,且过滤管的外表面上端和下端均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过渡袋和引流袋之间的连接管上固定设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软性管为长喇叭状的软性结构,所以在与接输尿管外支架末端连接时,保证常规使用的F-F的输尿管外支架均可顺利进入喇叭状结构直径逐渐变小,插入输尿管外支架后在颈口处直径小于F,但由于该部分为软性结构,故具有膨胀性,可以将输尿管支架末端完全包裹,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落,在需要引流尿液时,将三通阀调整为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使尿液顺着过滤管往引流管内流入,在流入的过程中,由过滤网进行过滤尿液内的杂质,当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通过螺纹部将其拧下来进行更换,当引流袋被尿液装满时,需要更换引流袋,可先将阀门关闭,使溢出的尿液先流进过渡袋内,进行更换引流袋,在更换完毕后,在将阀门打开,若是接头内发生堵塞时,可拧下密封盖从第三端口内注入生理盐水等药用液体进行清洗,解除堵塞的状态,此装置起到了便于安装和引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6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