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7228.2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9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强;刘小为;李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畿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00 | 分类号: | B01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 发生器本体 导流槽 本实用新型 出气口 微生物气溶胶 残留 微生物溶液 一体式结构 椭圆形状 雾化颗粒 顶盖 出液管 出液口 储液槽 进气管 均匀性 连接件 喷气口 气溶胶 挡块 俯视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该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具有降低微生物溶液的浪费与残留以及产生的气溶胶雾化颗粒稳定均匀;包括:顶盖、导流槽、出气口、发生器本体、出液管、进气管、储液槽、出液口、连接件、喷气口、缺口、挡块;所述发生器本体俯视呈椭圆形状,且发生器本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高于发生器本体顶端面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侧设置有出气口,且出气口与导流槽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的改进,具有降低微生物气溶胶的残留与浪费,提高微生物气溶胶颗粒的稳定性与均匀性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发生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
背景技术
气溶胶(aerosol)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其大小为 0.001~100μm,分散介质为气体,液体气溶胶通常称为雾,固体气溶胶通常称为雾烟。
气溶胶粒子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多种固体微粒和液体微小颗粒,有的来源于自然界,如火山喷发的烟尘、被风吹起的土壤微粒、海水飞溅扬入大气后而被蒸发的盐粒、细菌、微生物、植物的孢子花粉、流星燃烧所产生的细小微粒和宇宙尘埃等:有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如煤、油及其他矿物燃料的燃烧物质,以及车辆产生的废气排放至空气中的大量烟粒等,当气溶胶的浓度达到足够高时,将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对哮喘病人及其他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空气中的气溶胶还能传播真菌和病毒,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地区疾病的流行和爆发。
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适用于实验空气微生物学中的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常用于微生物气溶胶动物感染的剂量,微生物气溶胶存活的回收率,气溶胶示踪剂的研究,人体气雾免疫的剂量,空气消毒剂和消毒器的灭菌效果,滤材和滤器的阻留效果等实验中的微生物气溶胶产生,目前的微生物气溶胶发生装置结构复杂,生物溶液在雾化过程中,容易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而且,微生物气溶胶发生的效率低,能耗大,生成的气溶胶的浓度不稳定,粒径分布不均匀,不能符合高质量微生物气溶胶的使用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微生物气溶胶发生的效率低,浓度不稳定,粒径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该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具有降低微生物溶液的浪费与残留以及产生的气溶胶雾化颗粒稳定均匀;包括:顶盖、导流槽、出气口、发生器本体、出液管、进气管、储液槽、出液口、连接件、喷气口、缺口、挡块;所述发生器本体俯视呈椭圆形状,且发生器本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高于发生器本体顶端面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侧设置有出气口,且出气口与导流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导流槽的另一侧设置有顶盖,且顶盖通过嵌入方式与发生器本体相连接;所述发生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倒梯形的储液槽,且储液槽与发生器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储液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气管,且进气管通过贯穿方式与储液槽相连接;所述进气管上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液管,且出液管的顶端与进气管的顶端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气管与出液管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环形状的出液口;所述出液管的顶端边缘位置设置有┍形的挡块,且挡块的底端通过热熔方式与出液管相连接;所述出液管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与进气管的顶端相配合的连接件,且连接件通过挡块与进气管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开设有喷气口;所述进气管的底部开设有半圆弧形的缺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所述出液管呈锥形管状,且出液管与进气管之间形成环形状的内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所述挡块至少设置有三处,且挡块的顶端面呈扇形状,并均匀开设有N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畿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畿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7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气体饱和溶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毫米级微胶囊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