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互感器二次极性快速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7870.0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0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军;程方亮;徐闯;何少宇;比拉力·玉散江;顾智广;朱毓龙;孙俊亚;刘凯;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伊犁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G01R31/0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董燕;周星莹 |
地址: | 835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感器 电连接 时间继电器 装置电源 继电器 快速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时间控制器 常开触点 供电电源 极性显示 接线柱 次侧 时间继电器线圈 检测技术领域 输出脉冲电流 互感器极性 单人完成 装置操作 传统的 输出端 输入端 省力 紧凑 直观 测试 检测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极性检测技术领域,是一种互感器二次极性快速检测装置,其包括时间控制器、极性显示单元、装置电源,时间控制器包括时间继电器、继电器供电电源,继电器供电电源与时间继电器线圈电连接,装置电源的输出端、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第一接线柱均通过导线与被测互感器一次侧电连接,装置电源的输入端与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第二接线柱电连接,极性显示单元与被测互感器二次侧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能够自动输出脉冲电流,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该装置操作简单,显示直观,可以单人完成测试工作,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极性检测技术领域,是一种互感器二次极性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是常规变电站还是智能变电站,互感器设备承担着重要角色。在电气测量和继电保护回路中,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供给测量和继电保护用的二次电压、电流,不仅可以用来将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和二次侧进行隔离,同时还可以根据互感器变比将一次侧电压、电流转换为二次电压、电流,供站内二次设备使用,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监视及保护功能。因此,变电站内每个电流、电压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性对于变电站设备能否可靠运行具有直接影响。目前,对于互感器的二次极性校验还处于传统测试方法,即对互感器在一次侧人工施加激励,在二次侧采集信号加以判别二次极性接线。该方法需要两名工作人员同时配合,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因此,亟需研制一种互感器二次极性快速检测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互感器二次极性快速检测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测量方法需至少两位工作人员同时配合操作,费时费力、施工效率较低、工作量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互感器二次极性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时间控制器、极性显示单元、装置电源,时间控制器包括时间继电器、继电器供电电源,继电器供电电源与时间继电器线圈电连接,装置电源的输出端、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的第一接线柱均通过导线与被测互感器一次侧电连接,装置电源的输入端与时间继电器常开触点第二接线柱电连接,极性显示单元与被测互感器二次侧电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于时间控制器还包括控制面板、继电器供电电源的控制开关,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数码显示屏、LED状态指示灯、时间调节按键,数码显示屏、LED状态指示灯、时间调节按键均与时间继电器电连接,控制开关与继电器供电电源电连接。
上述还包括壳体,所述时间继电器、继电器供电电源、装置电源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控制面板、控制开关均安装在壳体外侧正面上,所述与被测互感器一次侧电连接的导线从壳体内延伸出壳体外。
上述所述被测互感器为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
上述极性显示单元为电流表,电流表通过导线连接在被测互感器的二次侧。
上述装置电源为干电池组,继电器供电电源为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设定时间继电器的工作时间,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输出脉冲电流的时间控制器,其工作时仅需一个人便可完成互感器二次极性检测工作,并且大大缩短工作时间,避免测试错误率发生,提高变电站内设备供电可靠性,确保变电站安全运行,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电路连接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伊犁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伊犁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7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