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变电站用排水交汇井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1090.3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5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倪奇巍 |
地址: | 20002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座 直通管 排水 交汇 本实用新型 地下变电站 井筒 开断 垂直空间 管道交叉 绝缘材料 相对封闭 交汇点 穿出 穿入 覆土 井用 排涝 外壁 变电站 连通 坡度 防洪 增设 塑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下变电站用排水交汇井,所述交汇井用绝缘材料制成,包括井筒(1),以及设置在所述井筒(1)底部的井座(4);所述井座(4)外壁上连接有若干开断管(3),每一所述开断管(3)均与所述井座(4)连通;所述井座(4)上设有直通管(2),所述直通管(2)从所述井座(4)一侧穿入、从所述井座(4)的另一侧穿出,所述直通管(2)内的空间和所述井座(4)内的空间相对封闭。本实用新型籍由在交汇点增设塑料排水交汇井,解决浅覆土时管道交叉垂直空间不足的问题,避免牺牲坡度导致的场地排水不畅,对于变电站防洪排涝具有正面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给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地下变电站用排水交汇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地下变电站建造过程中,为控制工程总体造价,减少工程费用最高的地下工程部分,需要保证开挖深度通畅尽量优化控制。
这就造成通常大顶板上的覆土较浅(通常覆土深度在1.0m至1.5m之间);而这个深度敷设一般的压力给水管道和消防管道虽然可以满足要求,但敷设雨污水管道就会遇到困难。
其原因在于:雨污水都是重力流,在系统内附设有排水窨井时,部分窨井会有200mm的落底占用垂直空间,而雨污管道不交叉时场地排水尚可综合排布,若遇管道交叉则设计安装就很困难。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交叉高度不够,通常采用牺牲管道坡度的办法,从而增加交叉处的垂直空间,但牺牲坡度势必造成场地排水不利。在暴雨或堵塞时,场地排水不通畅对地下变电站运行造成隐患。
因此,需要对现有变电站用的排水交汇井进行改进,解决浅覆土时管道交叉垂直空间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地下变电站用排水交汇井,实现的目的之一是解决浅覆土时管道交叉垂直空间不足的问题,避免牺牲坡度导致的场地排水不畅,提高变电站防洪排涝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下变电站用排水交汇井,所述交汇井用绝缘材料制成,包括井筒,以及设置在所述井筒底部的井座。
其中,所述井座外壁上连接有若干开断管,每一所述开断管均与所述井座连通;所述井座上设有直通管,所述直通管从所述井座一侧穿入、从所述井座的另一侧穿出,所述直通管内的空间和所述井座内的空间相对封闭。
优选的,所述井座的外侧壁上对应每一所述开断管均设有用于与之连接的连接短管,每一所述连接短管与相应的所述开断管之间籍由接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直通管包括设置于所述井座内的交汇段,以及与所述交汇段连接外接管,所述交汇段与所述外接管之间籍由接头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交汇段整体设置于所述井座内,所述交汇段两端与两根所述外接管连接的两个所述接头均位于所述井座内。
更优选的,所述交汇段两端穿出所述井座的两侧,所述交汇段两端与两根所述外接管连接的两个所述接头均位于所述井座外。
优选的,所述绝缘材料为工程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籍由在交汇点增设塑料排水交汇井,解决浅覆土时管道交叉垂直空间不足的问题,避免牺牲坡度导致的场地排水不畅,对于变电站防洪排涝具有正面效益。
而且,本实用新型中限定的交汇井设计有井内接头和井外接头两种实现方式,井内接头适用于雨水直通污水断开的情况,在不作为交汇井时还可作为常规检查井之用;井外接头适用于污水直通雨水断开的情况,可避免水质污染,两种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1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漏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导流结构的地漏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