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器涡轮后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2693.5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1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牛志坚;孙镇;刘毅;穆振仟;谷萌;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柴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风壳 导风锥 本实用新型 进气口 增压器涡轮 辅助支撑 增压器 接管 柴油机排气系统 连接法兰 排气口处 排气总管 排气口 风壳 排气 凸起 油路 预留 水路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器涡轮后接管,包括导风壳,导风壳包括进气口和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连接法兰,导风壳的一侧设置导风锥,导风锥向导风壳内部凸起,导风锥位于进气口的相对侧,导风壳下部外缘设置辅助支撑。本实用新型起到连接增压器与排气总管的作用,设有导风壳和导风锥,使得排气更加顺畅,本实用新型集成了增压器辅助支撑,并且预留了接口,方便水路和油路的布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器涡轮后接管,主要应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柴油机增压器涡轮后接管,由于横向尺寸比较大,倾覆力矩大,没有辅助支撑,完全作用于涡轮增压器上,涡轮增压器内部转动件转速高达数万转每分钟,并且转动件与支撑壳间隙小,由于外力导致的变形容易使增压器发生故障。排气存在直角拐角,排气能量损失大,并且对该部件造成冲击,容易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改善增压器与排气管连接部分气流的畅通性,具有辅助支撑的增压器涡轮后接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压器涡轮后接管,包括导风壳,导风壳包括顶部的排气口和侧部的进气口,排气口处设置连接法兰,导风壳的一侧设置导风锥,导风锥向导风壳内部凸起,导风锥位于进气口的相对侧,导风壳下部外缘设置辅助支撑。
所述的导风壳为一体成型,包括前后两侧板,两侧板的两端之间为弧形封板。
所述的辅助支撑位于进气口的外侧,其外缘分布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导风壳配合导风锥的新型结构,来自柴油机增压器的废气沿导风锥向导风壳的上部扩散,减少了流道阻力,避免了直接冲击,保证增压器排气侧的排气畅通;辅助支撑位于导风壳外缘,辅助支撑的圆周上分布有螺纹孔。螺纹孔可以作为布置水路和油路的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起到连接增压器与排气总管的作用,设有导风壳和导风锥,使得排气更加顺畅,本实用新型上集成了增压器辅助支撑,并且在辅助支撑上预留了接口,方便水路和油路的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辅助支撑;2、导风壳;3、导风锥;4、连接法兰;5、排气口;6、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压器涡轮后接管,包括导风壳2,导风壳2包括顶部的排气口5和侧部的进气口6,排气口5处设置连接法兰4,导风壳2的一侧设置导风锥3,导风锥3向导风壳2内部凸起,导风锥3位于进气口6的相对侧,导风壳2下部外缘设置辅助支撑1。导风壳2为一体成型,包括前后两侧板,两侧板的两端之间为弧形封板。辅助支撑1位于进气口6的外侧,其外缘分布有螺纹孔。
来自柴油机增压器的废气沿导风锥3向导风壳2扩散,减少了流道阻力,避免了直接冲击,保证了增压器排气侧的排气畅通;辅助支撑1的圆周上分布有螺纹孔。使用时,进气口连接增压器废气出口,排气口通过连接法兰4连接排气总管,辅助支撑1可以固定在柴油机的机体上,起到支撑作用,减轻涡轮增压器的负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柴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淄柴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26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