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3698.X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9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包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浙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307 | 分类号: | A61B1/307;A61B1/06;A61B1/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沈渊琪 |
地址: | 31140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镜 内芯 导引鞘 输尿管 本实用新型 扩张管 可视 伸入 肾盂 医疗器械技术 无缝过渡 头端 置入 送入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包括硬镜内芯和导引鞘,所述硬镜内芯的头端套设扩张管,所述硬镜内芯插入所述导引鞘,所述扩张管位于硬镜内芯与导引鞘之间。本实用新型将硬镜内芯送入肾盂的过程中,可以同步伸入导引鞘和硬镜内芯,这样在导引鞘伸入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硬镜看到内部的情况,称为可视放鞘,不容易发生意外,而且本实用新型在硬镜内芯与导引鞘之间增设了扩张管,便于导引鞘与硬镜内芯无缝过渡置入输尿管、肾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钬激光碎石术中,首先放入导引鞘再软、硬镜可以经尿道进入体内观察病变部位并且能配合手术器械在体内进行可视化手术治疗。传统方法是将导引导丝由尿道口放入肾盂,再穿入软、硬镜,由于这一过程不是在直视下操作,等同于盲穿就是个难点,容易发生意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难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其特征在于包括硬镜内芯和导引鞘,所述硬镜内芯的头端套设扩张管,所述硬镜内芯插入所述导引鞘,所述扩张管位于硬镜内芯与导引鞘之间。
所述的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鞘的长度为300-500mm。
所述的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鞘的长度为400mm。
所述的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管的两端具有倒角。
所述的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45°。
所述的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管的长度为30-60mm。
所述的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管的长度为40-50mm。
所述的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管的长度为45mm。
所述的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管为塑料结构。
本实用新型将导引鞘与硬镜内芯同步送入输尿管和肾盂,这样在引导鞘伸入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硬镜看到内部的情况,不容易发生意外,而且本实用新型在硬镜内芯与导引鞘之间增设了扩张管,便于硬镜内芯无缝过渡置入输尿管、肾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硬镜内芯与扩张管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硬镜内芯、2导引鞘、3扩张管、300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输尿管硬镜可视鞘,包括硬镜内芯1和引导鞘2,所述硬镜内芯1的头端套设塑料结构的扩张管3,所述硬镜内芯1插入所述引导鞘2,所述扩张管3位于硬镜内芯1与引导鞘2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引导鞘2的长度为300-500mm,最好为400m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扩张管3的两端具有45°的倒角300°,倒角300的设置使硬镜内芯在置入过程中不会破坏输尿管壁内膜,退出硬镜时更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扩张管3的长度为30-60mm,最好为45m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硬镜内芯1配合连接硬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将硬镜内芯1送入肾盂的过程中,可以同步伸入导引鞘2和硬镜内芯1,这样在导引鞘2伸入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硬镜看到内部的情况,不容易发生意外,而且本实用新型在硬镜内芯1与导引鞘2之间增设了扩张管3,扩张管3填补了硬镜内芯1与导引鞘2之间的缝隙,使两者的配合不会过于松弛,便于硬镜内芯1无缝过渡置入输尿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浙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浙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36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胃镜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可视尿道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