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下车体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4716.6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9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时西芳;陈杰;刘洪江;黄云飞;吴双成;唐志;成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图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3 | 代理人: | 蒋国荣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地板 下纵梁 安装横梁 后纵梁 前座椅 下车体 机舱 右门槛内板 左门槛内板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开发周期 前连接板 后地板 框架本 油改电 搭接 后向 穿过 乘客 汽车 表现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下车体框架,所述的下车体框架包括前地板左下纵梁、前地板右下纵梁、机舱左后纵梁、机舱右后纵梁、后地板前连接板、左前座椅前安装横梁、右前座椅前安装横梁、左前座椅后安装横梁、右前座椅后安装横梁、左门槛内板、右门槛内板;所述的前地板左下纵梁和前地板右下纵梁分别安装在左门槛内板和右门槛内板的内侧;所述的机舱左后纵梁和机舱右后纵梁穿过人机踵点后向两侧倾斜,并分别与前地板左下纵梁和前地板右下纵梁搭接;其优点表现在:提供了一种油改电汽车的解决方案,在满足动力电池的布置的同时,减少下车体的更改,节省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同时提高乘客和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下车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汽车下车体框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应用及新能源的发展,在汽车行业中,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动汽车的优点在于:在行驶过程中无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小,并且电动汽车具有低噪声、低热辐射、易操纵等,人们对电动汽车寄予很大的期望。
然而,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下车体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首先,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的下车体的前地板纵梁以及机舱后纵梁分布不合理,使得动力电池空间小,导致动力电池离地高度不足或动力电池与纵梁干涉的问题。
其次,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的下车体的机舱后纵梁分布不合理,导致碰撞时能量传递路径不合理,这影响乘客以及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另外,不合理的电动汽车的下车体的动力安装定位点分布,不能保证定位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再者,现有技术的电动汽车的下车体无地板下纵梁,座椅横梁结构单薄,对乘客和动力电动均存在安全隐患。中国专利文献CN201721031219.3,申请日20170817,专利名称为:一种下车体及汽车,公开了一种下车体及汽车。其中,下车体包括车架总成、前桥总成以及后桥总成。其中,车架总成、前桥总成以及后桥总成均为铝质拼装结构件,前桥总成粘接于车架总成的前端,并与车架总成铆接固连,后桥总成粘接于车架总成的后端,并与车架总成铆接固连。其中,汽车包括上述下车体。
上述专利文献的下车体及汽车,铝质拼装结构件的设置,相比于钢质结构件,有效降低了车体的质量,从而减少了能耗,此外,车架总成、前桥总成以及后桥总成之间粘接与铆接配合拼装的设置,使得该实用新型的下车体拼装过程简单方便,从而提高了加工生产效率。但是,关于一种为动力电池的布置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安全性好的技术方案则无相应的公开。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为动力电池的布置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安全性好的电动汽车下车体框架,而关于这种电动汽车下车体框架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为动力电池的布置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安全性好的电动汽车下车体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下车体框架的能量传递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汽车下车体框架,所述的下车体框架包括前地板左下纵梁、前地板右下纵梁、机舱左后纵梁、机舱右后纵梁、后地板前连接板、左前座椅前安装横梁、右前座椅前安装横梁、左前座椅后安装横梁、右前座椅后安装横梁、左门槛内板、右门槛内板;所述的前地板左下纵梁和前地板右下纵梁分别安装在左门槛内板和右门槛内板的内侧;
所述的机舱左后纵梁和机舱右后纵梁穿过人机踵点后向两侧倾斜,并分别与前地板左下纵梁和前地板右下纵梁搭接;
所述的后地板前连接板一端固定在左门槛内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右门槛内板上,且后地板前连接板的上表面安装后地板前横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47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板冲压焊接式前副车架总成
- 下一篇:后副车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