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6828.5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2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树军;王华伟;杨明强;陈建福;刘四进;陈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板 管片 千斤顶 盾壳 液压油缸 盾体 盾尾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 盾构隧道 垫板 盾尾 盾构隧道施工 盾尾密封刷 管片接缝 过盈接触 紧密连接 抗渗性能 密封措施 密封连接 施工安全 中心环状 中轴线 盾构 刷尾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包括弧形板、千斤顶、液压油缸、盾体、面板、盾壳、盾尾密封刷、管片和垫板,盾体安装在面板的工作侧,液压油缸一端焊接在盾体上,另一端与千斤顶固定连接,弧形板设置在千斤顶与管片之间,弧形板以盾构中轴线为中心环状设置且若干弧形板之间紧密连接,且弧形板与千斤顶的数量相同;盾尾刷安装在盾壳上,盾尾刷的刷尾部分分布在盾壳与管片之间的空隙中且与管片过盈接触,盾壳通过垫板与液压油缸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盾构隧道施工中普遍存在的管片间密封措施匮乏问题,进而能有效提高管片接缝抗渗性能,保障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隧道施工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跨海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穿越地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土压力较高,土体渗透系数较大,施工中面临较为严重的管片渗漏风险,盾构密封防漏任务艰巨。一般陆上盾构隧道防漏方式较为单一简单,多依赖盾尾密封刷及注浆层密封,管片间隙自身防水设计不足,应对突发性渗漏的设计及装置欠缺,注浆层渗漏后隧道防渗效果难以保障,严重影响隧道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因此研究针对跨河海隧道或高渗透性地层的盾尾密封装置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能解决现有盾构隧道施工中普遍存在的管片间密封措施匮乏问题,进而能有效提高管片接缝抗渗性能,保障施工安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包括弧形板、千斤顶、液压油缸、盾体、面板、盾壳、盾尾密封刷、管片和垫板,其中,盾体安装在面板的工作侧,液压油缸的一端焊接在盾体上;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千斤顶固定连接,千斤顶用于将弧形板压紧在管片的内侧壁上,弧形板设置在千斤顶与管片之间,弧形板以盾构中轴线为中心环状设置且若干弧形板之间紧密连接,弧形板用于在施工过程中海水渗漏时受到挤压密封管片,且弧形板与千斤顶的数量相同;盾尾刷安装在盾壳上,盾尾刷的刷尾部分分布在盾壳与管片之间的空隙中且与管片过盈接触,盾尾刷用于在拼装及顶进过程中密封管片与盾壳之间的空隙,盾壳通过垫板与液压油缸密封连接,盾壳用于密封管片侧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弧形板采用聚乙烯硬塑胶板,数量为16~30块,弧形板的内环半径为3075mm,内环半径为1207.5mm,外环半径为3425mm,外环长度为1345mm,宽度为350mm。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结构简单安全,构思巧妙,可靠稳定,成本较低。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可以有效提高管片间密封程度,保障海底盾构隧道施工安全。
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易于加工制造,安装方便迅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海底盾构隧道的盾尾密封装置的弧形板尺寸图。
附图标记含义:1:弧形板、2:千斤顶、3:液压油缸、4:盾体、5:面板、6:盾壳、7:盾尾密封刷、8:管片、9: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68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