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送装置及备料车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7489.2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7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武辉;李俊;时蕊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正楠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装置 传送轨道 密封门 备料车间 备料 导轨 传出装置 传送部件 驱动部件 风淋室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高 传送设备 滑动连接 缓冲轨道 转运小车 加工区 洁净度 输出端 输入端 传动 穿过 驱动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送装置及备料车间,涉及传送设备技术领域。该传送装置包括风淋室和传送轨道,传送轨道上安装有第一传送部件和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第一传送部件沿传送轨道的长度方向传动,风淋室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传送轨道依次穿过第一密封门和所述第二密封门;该备料车间包括备料库和上述传送装置,备料库内设有导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转运小车,导轨的输入端与缓冲轨道的输出端相对应,备料库内设有传出装置,传出装置的输出端与加工区相对应。该传送装置工作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小且能够提高原材料的洁净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送装置及备料车间。
背景技术
生活中我们所用到的很多产品都是在生产车间流水线上经过不同的加工和包装工序完成的,加工或包装工序工作时,需要源源不断地向其提供待加工原料,现有市场上,一般通过人工将原材料从储存区搬运到加工区,为加工区供料,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较低且可能存在供料不足影响加工效率的情况。
此外,对于药品包装材料或食物包装材料等对洁净度要求较高的产品进行加工包装时,人工搬运过程容易对原材料造成污染,影响原材料的品质。
即,现有的人工搬运原材料为加工区供料,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对原材料造成污染,影响原材料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装置及备料车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搬运原材料为加工区供料,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对原材料造成污染,影响原材料品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送装置,包括风淋室和传送轨道,所述传送轨道上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第一传送部件,所述传送轨道上设有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送部件沿所述传送轨道的长度方向传动,所述传送轨道的输入端与储存区相对应;
所述风淋室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所述传送轨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密封门和所述第二密封门。
进一步的,还包括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内设有缓冲轨道,所述缓冲轨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传送部件,所述缓冲轨道上还设有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传送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送部件沿所述缓冲轨道的长度方向传动;所述缓冲轨道的输入端与所述传送轨道的输出端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轨道为两条,两条所述传送轨道并列设置;和/或,所述缓冲轨道为两条,两条所述缓冲轨道并列设置。
进一步的,两条所述缓冲轨道之间连接有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用于将其中一条所述缓冲轨道上的物品转运到另一条所述缓冲轨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连接架、抬高架和抬高驱动部件,所述连接架连接于两条所述缓冲轨道之间,所述抬高架设于所述缓冲轨道对应的位置,所述连接架和所述抬高架上均设有第四传送部件和第四驱动部件,所述第四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传送部件将物品在两条所述缓冲轨道之间传送;所述抬高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抬高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抬高架抬高或下降。
进一步的,还包括运输小车,所述运输小车搭接于所述传送轨道对应的所述第一传送部件上及所述缓冲轨道对应的所述第二传送部件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输出轨道,所述输出轨道上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第三传送部件,所述输出轨道上设有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第三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三传送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传送部件沿所述输出轨道的长度方向传动;所述输出轨道的输入端与所述传送轨道的输入端相对应,所述输出轨道的输出端与废料库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74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