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0283.5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0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烈坚;曾庆斌;郑建勇;欧阳席贡;李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王琦 |
地址: | 343099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处理装置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集油装置 装置外壳 进水泵 好氧处理装置 厌氧处理装置 刮油装置 生活污水 出水管 进水管 连接管 生物处理 本实用新型 独立设置 前后设置 一端连接 一端设置 含油量 氧处理 刮油 过滤 匹配 并列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泵、集油装置、进水管、过滤处理装置、刮油装置、连接管、厌氧处理装置、好氧处理装置、装置外壳和出水管,过滤处理装置、厌氧处理装置和好氧处理装置并列前后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内部,通过连接管连接,进水泵独立设置,进水管一端连接设置在进水泵上,另一端设置在过滤处理装置上,集油装置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外部,与过滤处理装置连接,刮油装置设置在过滤处理装置的顶部,与集油装置相匹配,出水管设置在好氧处理装置上,该实用新型的高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专门准对生活污水含油量高的特点,通过初步刮油过滤和生物处理方式,能够更加高效的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城市生活污染物的一大来源,生活污水的特点就是含油量很高,因此需要根据此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治理。
CN201720256122.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家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装置本体,所述污水处理装置本体的内侧设有内壳体,内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污水净化处理室,污水净化处理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污水沉淀箱,污水净化处理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污水过滤箱,污水净化处理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污水生物净化箱。本实用新型生活污水通过污水入口管进入到污水处理装置本体内,污水通过沉淀、过滤、净化、消毒和吸附等五项操作,实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该污水处理装置本体可进行污水的持续净化,从而实现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降低生活污水的排放,达到了可持续净化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上述专利一种小型家用污水处理装置,其装置中的污水处理装置为各种处理装置的堆砌,没有对生活污水起到针对性的处理,因此效率低,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专门准对生活污水含油量高的特点,通过初步刮油过滤和生物处理方式,能够更加高效的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高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泵、集油装置、进水管、过滤处理装置、刮油装置、连接管、厌氧处理装置、好氧处理装置、装置外壳和出水管,过滤处理装置、厌氧处理装置和好氧处理装置并列前后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内部,通过连接管连接,进水泵独立设置,进水管一端连接设置在进水泵上,另一端设置在过滤处理装置上,集油装置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外部,与过滤处理装置连接,刮油装置设置在过滤处理装置的顶部,与集油装置相匹配,出水管设置在好氧处理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过滤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器体、溢油孔、一级过滤装置、二级过滤装置和三级过滤装置,装置器体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内部,一级过滤装置、二级过滤装置和三级过滤装置自上而下并列设置在装置器体的内部,溢油孔设置在装置器体的顶部,与集油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刮油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转轴和刮油板,伺服电机设置在装置外壳上,转轴一端设置在伺服电机上,刮油板设置在转轴的另一端,刮油板位于过滤处理装置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厌氧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投料箱和搅拌装置,处理池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内部,投料箱设置在处理池上,搅拌装置设置在处理池内部的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好氧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投料箱、搅拌装置和曝气装置,处理池设置在装置外壳的内部,投料箱设置在处理池上,搅拌装置设置在处理池内部的中心处,曝气装置设置在处理池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02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