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油雾颗粒与气态污染物浓度同时测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3857.4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0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龙正伟;王怡文;李姗姗;潘武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G01N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雾颗粒 流量计 静电采样器 流量调节阀 气态污染物 冲击器 圆筒形 本实用新型 顺序连接 测量 虚拟 真空泵 蒸汽腔 气管 挥发性气溶胶 出口连接 高压电源 气流入口 吸附管 采样 出口 污染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油雾颗粒与气态污染物浓度同时测量的装置,包括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计,还包括虚拟冲击器,所述虚拟冲击器顶部为气流入口,内部分为蒸汽腔和颗粒腔,所述蒸汽腔的出口以气管依次顺序连接流量调节阀、流量计、Tenax吸附管和真空泵,所述颗粒腔的出口连接圆筒形静电采样器,所述圆筒形静电采样器的出口通以气管依次顺序连接流量调节阀、流量计和真空泵,所述圆筒形静电采样器连接高压电源。本实用新型利用虚拟冲击器将油雾颗粒从气态污染物中分离并分别采样,能同时精确测量半挥发性气溶胶中的油雾颗粒浓度和气态污染物浓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染物采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精度油雾颗粒与气态污染物浓度同时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过程中经常使用金属加工液来进行冷却和润滑,该过程伴随高浓度半挥发性气溶胶的产生。工人直接吸入和通过皮肤接触这类气溶胶,会产生皮炎和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这种高浓度气溶胶中,还会增加肺癌、喉癌等患病机率。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半挥发性气溶胶由油滴颗粒和气态污染物两部分组成,精确测量这两部分的浓度非常重要。常用的颗粒物采样方法有滤膜采样、惯性冲击器采样和光散射法。滤膜采样过程中油雾颗粒被收集到滤膜上,继续采样所抽吸的空气会不断经过滤膜,造成油雾颗粒的蒸发,最终导致油雾颗粒的浓度被低估;惯性冲击器采样的过程中,油雾颗粒碰撞在固体冲击板上会发生破裂、反弹等问题,加上连续抽吸空气以及空气压降的不断变化,油雾颗粒蒸发损失,最终导致油雾颗粒的浓度被低估;光散射法的转换系数K依赖于经验值,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仪器校准的影响。常用的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有吸附管采样和被动采样器,但油雾颗粒的存在会使气态污染物的浓度被高估。因此提出一种先将油雾颗粒与气态污染物分离,再用静电采样装置和Tenax吸附管分别采样、精确测量的方法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油雾颗粒采样技术中由于油雾蒸发导致颗粒浓度被低估、现有气态污染物采样技术中由于油雾颗粒的存在导致气态污染物的浓度被高估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油雾颗粒与气态污染物浓度同时测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油雾颗粒与气态污染物浓度同时测量的装置,包括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计,还包括虚拟冲击器,所述虚拟冲击器顶部为气流入口,内部分为蒸汽腔和颗粒腔,所述蒸汽腔的出口以气管依次顺序连接流量调节阀A、流量计A、Tenax吸附管和真空泵A,所述颗粒腔的出口连接圆筒形静电采样器,所述圆筒形静电采样器的出口通以气管依次顺序连接流量调节阀B、流量计B和真空泵B,所述圆筒形静电采样器连接高压电源。
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腔出口高于所述颗粒腔的出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筒形静电采样器高内壁面粘有一层铝箔纸。
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筒形静电采样器的金属外壁通过接地线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筒形静电采样器中心的铜丝外接高压电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虚拟冲击器将油雾颗粒从被采样的气溶胶中分离出来,使用圆筒形静电采样器和Tenax吸附管分别对油雾颗粒和气态污染物进行采样,能够更精确的测量这两部分的浓度:
1、油雾颗粒被圆筒形静电采样器收集之后附着在垂直壁面上,减少了与气流的接触;油
雾颗粒仅被虚拟冲击器分离一次,且不需要与固体冲击板发生碰撞。与传统的滤膜采样、惯性冲击器采样相比,减少了油雾颗粒的蒸发损失,能更精确的测量出油雾颗粒的浓度。
2、对已经剥离了油雾颗粒的气态污染物单独进行采样,能够避免由于油雾颗粒的存在而
高估气态污染物浓度的问题;仅使用静电方法采集油雾颗粒,可以避免静电臭氧对气态
污染物分析的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38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