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次梁高于主梁的梁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4942.2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9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薛利辉;陈威;左光辉;牛慧;李要飞;张焕科;李付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朝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2 | 分类号: | E04C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赵磊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梁 次梁 底筋 吊筋 顶筋 垂直的 底面 箍筋 梁体 本实用新型 技术效果 锚固连接 向上弯折 向下弯折 钢筋量 悬吊体 顶面 抗剪 锚固 挑梁 缠绕 环绕 增设 | ||
一种次梁高于主梁的梁体,包括主梁和与主梁垂直的次梁,主梁和次梁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次梁的底面低于主梁的底面,主梁包括主梁顶筋和主梁底筋,次梁包括次梁底筋,所述主梁顶筋和次梁底筋之间设置有吊筋,吊筋上设有与其垂直的吊筋箍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吊筋环绕将主梁顶筋与次梁底筋之间锚固连接形成空间整体,再在吊筋的垂直方向上增设箍筋,加强悬吊体的抗剪强度,对于主梁是挑梁的情况,将主梁顶筋的端部向下弯折至次梁底筋处,主梁底筋的端部向上弯折,增加了主梁顶筋和次梁底筋之间缠绕的钢筋量,增加锚固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次梁高于主梁的梁体。
背景技术
目前,住宅和商业办公类建筑由于使用功能或外立面造型的需要,经常会遇到次梁高于主梁的情况,次梁底筋无处锚固的情况设计一般的处理手法是,四周主梁加高同次梁做同高,以方便次梁锚固,但是通常仅仅是次梁这个方向需要加高即可,主梁计算上不需要加高,因此,主梁全部加高的话势必增加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工程造价的增加,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次梁高于主梁的梁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次梁高于主梁的梁体,包括主梁和与主梁垂直的次梁,主梁和次梁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次梁的底面低于主梁的底面,主梁包括主梁顶筋和主梁底筋,次梁包括次梁底筋,所述主梁顶筋和次梁底筋之间设置有吊筋,吊筋上设有与其垂直的吊筋箍筋。
所述主梁为挑梁,主梁顶筋的端部向下折弯至次梁底筋处,主梁底筋的端部向上弯折。
所述主梁上设有附加箍筋,附加箍筋位于主梁与次梁的交汇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吊筋环绕将主梁顶筋与次梁底筋之间锚固连接形成空间整体,再在吊筋的垂直方向上增设箍筋,加强悬吊体的抗剪强度,对于主梁是挑梁的情况,将主梁顶筋的端部向下弯折至次梁底筋处,主梁底筋的端部向上弯折,增加了主梁顶筋和次梁底筋之间缠绕的钢筋量,增加锚固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梁为挑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所示,一种次梁高于主梁的梁体,包括主梁和与主梁垂直的次梁,主梁和次梁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次梁的底面低于主梁的底面,主梁包括主梁顶筋1和主梁底筋2,次梁包括次梁底筋5,主梁顶筋1和次梁底筋5之间设置有吊筋3,吊筋3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吊筋箍筋4。
主梁上设有附加箍筋6,附加箍筋6位于主梁与次梁的交汇处,进一步加强主梁与次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3-4中所示,主梁为挑梁时,主梁顶筋1的端部向下折弯至次梁底筋5处,主梁底筋2的端部向上弯折,吊筋箍筋将主梁钢筋弯折的端部与吊筋箍在一起,增加了主梁顶筋1和次梁底筋5之间连接的钢筋量,增加锚固强度。
首先将吊筋3先弯成环箍,吊筋3的两个端头通过单面焊焊接在一起,再横担在主梁顶筋1上,此时吊筋架在主梁顶筋1上方且与主梁顶筋1垂直,将吊筋两端垂直下弯,形成两个吊环四个支点,再将次梁钢筋穿入吊环中,主梁顶筋1与次梁底筋5连接形成空间整体,在吊筋3的垂直方向上绑扎吊筋箍筋4,完成主梁与次梁之间的锚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朝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朝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49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