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5052.3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2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余蔚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汇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16;B02C17/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陈文香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管道 冷却液 研磨筒 滚轴 油墨砂磨机 转动 高效冷却 本实用新型 冷却系统 研磨装置 出料管 进料管 进液泵 冷凝器 砂磨机 工作效率 进料装置 冷却效率 外壁 冷却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包括研磨装置、进料装置和冷却系统;研磨装置包括转动滚轴和研磨筒;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冷却液进料管、冷却液出料管、进液泵和冷凝器;第一冷却管道设于转动滚轴内部;第二冷却管道设于研磨筒的外壁上;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均通过冷却液进料管与进液泵相连通;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均通过冷却液出料管与冷凝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通过在转动滚轴和研磨筒上分别设置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同时从转动滚轴的内部和研磨筒的外部进行冷却,极大地提高了砂磨机的冷却效率,利于提高砂磨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研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油墨砂磨机是油墨制造行业的高效率湿法超微研磨分散机械,然而在使用砂磨机研磨油墨时,油墨与研磨介质不断发生摩擦碰撞,机械能转换为热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研磨机内部的温度升高,油墨和研磨介质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温度过高会影响油墨成品的质量,同时还会降低研磨的效率,因此需要设置冷却系统以降低砂磨机的温度。但是现有的油墨砂磨机一般在研磨筒外部采用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包括研磨装置、进料装置和冷却系统;所述研磨装置包括转动滚轴和研磨筒;所述转动滚轴贯穿所述研磨筒;所述转动滚轴的一端设有出料管;所述进料装置与所述研磨筒相连通;位于所述研磨筒内部的所述转动滚轴上设有若干分散盘;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冷却液进料管、冷却液出料管、进液泵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却管道设于所述转动滚轴内部;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设于所述研磨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的进水口均通过所述冷却液进料管与所述进液泵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液泵与所述冷凝器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出水口、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的出水口均通过所述冷却液出料管与所述冷凝器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道通过冷却液交换装置与所述冷却液进料管和冷却液出料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交换装置的内壁与所述转动滚轴紧密接触,所述冷却液交换装置的内壁上设有进水沟槽和出水沟槽,所述进水沟槽和所述出水沟槽分别与所述转动滚轴内部的第一冷却管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液进料管与所述进水沟槽相连通,所述冷却液进料管出料管与所述出水沟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筒的外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设于所述凹陷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滚轴通过传动皮带与电动机相连接并由所述电动机带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原料罐和进料泵;所述原料罐通过所述进料泵与所述研磨筒远离所述出料管的一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泵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还设有第一冷却液缓冲罐,所述冷却液出料管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还设有第二冷却液缓冲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通过在转动滚轴和研磨筒上分别设置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同时从转动滚轴的内部和研磨筒的外部进行冷却,极大地提高了砂磨机的冷却效率,利于提高砂磨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汇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汇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50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