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线束集束隔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6518.1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3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卞杰锋;沈平;陈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隆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5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圈 线槽 轴向缺口 魔术贴 弹性导热材料 隔离机构 汽车线束 通风孔 隔槽 集束 制备 本实用新型 收纳 半径缩小 多股线束 径向侧壁 矩阵设置 空气流通 热量传递 散热效率 散热性能 轴向贯通 规格线 散热槽 隔开 紧固 容置 线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集束隔离机构,包括由弹性导热材料制备的隔圈本体,隔圈本体沿径向矩阵设置有多个线槽,线槽具有轴向缺口;隔圈本体的中心具有轴向贯通设置的径向侧壁设置有一圈散热槽的通风孔以提高所述隔圈本体的散热性能;相邻两个线槽之间设置有隔槽,对应线槽的轴向缺口设置有魔术贴,以通过魔术贴的收紧连接作用使弹性导热材料制备的隔圈本体形成的轴向缺口缩小,进而使线槽的径向半径缩小以收紧固定对应容置的线束。该实用新型的具有线槽的隔圈本体及通风孔设置,可以及时将多股线束隔开并通过空气流通将热量传递出去,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隔槽及魔术贴设置,可以满足更小规格线束的收纳紧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线束集束隔离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连接汽车的电气电子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汽车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为了使大量线束在有限的汽车空间中如何更有效合理布置,使汽车线束发挥更大的功能,通常需要用到集束装置将多股线束集束包裹成一束以便于布线及固定。但是,集束后的线束各自发热后不容易散热,从而影响线束整体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集束隔离机构,包括由弹性导热材料制备的隔圈本体,所述隔圈本体沿径向矩阵设置有多个线槽,所述线槽具有轴向缺口;所述隔圈本体的中心具有轴向贯通设置的通风孔。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线槽之间设置有隔槽,对应所述线槽的轴向缺口设置有魔术贴,以通过所述魔术贴的收紧连接作用使弹性导热材料制备的所述隔圈本体形成的轴向缺口缩小,进而使所述线槽的径向半径缩小以收紧固定对应容置的线束。
其中,所述通风孔径向侧壁设置有一圈散热槽,以提高所述隔圈本体的散热性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体如下优点:
①通过设置有线槽的隔圈本体设置,可以用于将多股线束隔开,并通过导热材料将热量传递出去;
②通风孔设置,可以将导热材料制备的隔圈本体吸收并传递的来自线束的热量及时的通过空气流通带走,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
③隔槽及魔术贴设置,可以满足更小规格线束的收纳紧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线槽未收缩状态集束隔离机构轴向端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个别线槽收缩状态集束隔离机构轴向端面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1.隔圈本体 12.通风孔 13.线槽 14.隔槽 15.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考图1及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线束集束隔离机构,包括由弹性导热材料制备的隔圈本体11,隔圈本体11沿径向矩阵设置有多个线槽13,线槽13具有轴向缺口;隔圈本体11的中心具有轴向贯通设置的通风孔12,通风孔12径向侧壁设置有一圈散热槽,以提高隔圈本体11的散热性能;相邻两个线槽13之间设置有隔槽14,对应线槽13的轴向缺口设置有魔术贴15,以通过魔术贴15的收紧连接作用使弹性导热材料制备的隔圈本体11形成的轴向缺口缩小,进而使线槽13的径向半径缩小以收紧固定对应容置的线束。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隆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隆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6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集成装置及卡车
- 下一篇:电动汽车配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