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协同水中放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6710.0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1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萍;宋颖;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C02F1/6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3 | 代理人: | 秦少林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放电 水中放电装置 固定螺母 活性物质 气液接触 介质体 气室 催化 协同 本实用新型 单电极结构 水处理效果 水处理效率 水溶液处理 传质效率 电极结构 电极位置 放电结构 高压电极 锥形介质 传统的 固定板 固定柱 介质管 均流板 螺纹孔 微气泡 上盖 水中 催化剂 体内 | ||
一种催化协同水中放电装置,主要包括电极Ⅰ、固定螺母Ⅰ、气孔Ⅰ、上盖、介质管、固定板、螺纹孔、异型介质体、气室Ⅰ、固定柱、均流板、气流扇、气室Ⅱ、电极Ⅱ、固定螺母Ⅱ、气孔Ⅱ。本实用新型在水中形成的气泡越小,气液接触面积则越大,在由催化剂制成的多孔异型介质体表面,形成大量微气泡,气液接触面积显著增加,气‑液活性物质传质效率急剧提高,水溶液处理效率显著增强;提高活性物质产生效率和放电水处理效果,突破传统的单一放电结构,电极结构为独立单电极结构,通过控制接高压电极数、电极位置、电极介入深度,可改不同锥形介质体内放电强度,调节放电水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等离子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催化协同水中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活化水因其安全、绿色、环保、无污染残留等优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活化水中包含大量活性物质,如OH·、NO5-、NO2-、ONOO-、H2O2等,可以有效处理并解决环境工程领域(农业工业废水中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脱除、水资源净化)、生物医学领域(医疗器械杀菌消毒)、农业工程领域(育种幼苗、果蔬保鲜、果蔬表面农药残留的去除)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医疗和农业问题,其使用和推广前景广阔,为众多领域攻克难点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但是大部分等离子体活化水制备装置结构简单,工作模式单一,且处理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量利用率高,是一种高效,多种工作模式的催化协同水中放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电极Ⅰ、固定螺母Ⅰ、气孔Ⅰ、上盖、介质管、固定板、螺纹孔、异型介质体、气室Ⅰ、固定柱、均流板、气流扇、气室Ⅱ、电极Ⅱ、固定螺母Ⅱ。
其中,气室Ⅱ为上开口的中空圆筒体,气室Ⅱ的下表面中心处设有气孔Ⅱ。在气室Ⅱ的上部设有环形凸台,在环形凸台上设有圆周阵列排列的48个通孔。在环形凸台的侧壁上设有螺纹。气室Ⅰ为下开口的中空圆筒体,在气室Ⅰ的下部内壁处设有螺纹,气室Ⅰ和气室Ⅱ螺纹连接。在气室Ⅰ的上部开有通孔。在气室Ⅰ的上部设有圆环形凹槽。环形固定板放置在气室Ⅰ的圆环形凹槽内,环形固定板的内径比圆环形凹槽的内径大。异型介质体的外侧与固定板的内环相接,异型介质体置于气室Ⅰ的圆环形凹槽上。在固定板的上部设有圆环形凹槽,在固定板上部的圆环形凹槽内插接介质管,介质管为上下开口的中空圆筒体。在介质管上端的内壁设有螺纹。上盖为下开口的中空圆筒体,在上盖的下部外壁处设有螺纹,上盖与介质管螺纹连接。在上盖上表面的中部设有螺纹孔,电极Ⅰ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螺纹,电极Ⅰ的上端穿过上盖中部的通孔,并与上盖螺纹连接,并通过固定螺母Ⅰ固定。在上盖上表面设有圆周阵列排列的气孔Ⅰ用于排气。异型介质体的下表面设有若干电极孔。在异型介质体的中部设有螺纹孔,电极Ⅰ的下部插入异型介质中部的螺纹孔,并螺纹连接。固定柱为圆柱体,在固定柱的外壁设有螺纹,固定柱的上端插入异型介质体中部的螺纹孔,并螺纹连接。固定柱的下端螺纹连接均流板和气流扇,均流板与气流扇为同轴放置,均流板置于气流扇上,均流板和气流扇置于气室Ⅰ内。气流扇的底部置于气室Ⅱ的底面上。均流板为伞状结构,伞状顶端位置开设有螺纹通孔,均流板上设有呈伞形排布的通孔用于均流,均流板上外侧开设的圆周阵列的通孔。电极Ⅱ的外壁设有螺纹,电极Ⅱ的下端分别对应的依次穿过均流板上的通孔和环形凸台上的通孔,并通过固定螺母Ⅱ固定在气室Ⅱ的下部,电极Ⅱ的下端与高压连接。电极Ⅱ的上端固定在异型介质体下表面的电极孔内,在电极电极Ⅱ的上端设有绝缘层。气室Ⅰ、气室Ⅱ和异型介质体形成的空腔内盛装需要处理的液体。气室Ⅰ上部的圆环形凹槽开设有与固定板和异型介质体相对应的螺纹孔,通过固定板、异型介质体与气室Ⅰ上的螺纹孔将异型介质体固定。固定板为圆环板状结构,其上开设有与异型介质体外圆环和气室Ⅰ相对应的螺纹孔,用于固定介质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大学,未经大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6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