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的数据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9042.7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1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苏添置;李育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环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桥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征提取模块 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库服务器 微处理器 警报模块 特征比对 本实用新型 无线电讯号 采集数据 传输模块 模块连接 数据丢失 无线连接 终端连接 储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RFID读写器、特征提取模块和微处理器,RFID读写器通过无线电讯号传输模块识别RFID标签,RFID读写器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特征提取模块分别与RFID读写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连接;特征提取模块与特征比对模块连接;特征比对模块与终端连接;RFID读写器包括警报模块,微处理器与特征提取模块连接,微处理器与警报模块连接。该基于RFID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将RFID读写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连接,增强了RFID读写器所采集数据的安全性,以防储存在RFID读写器中的数据丢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RFID的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标签是产品电子代码(EPC)的物理载体,附着于可跟踪的物品上,可全球流通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读写。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作为构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的基于RFID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通常将所采集数据存储至RFID读写器中,造成了数据丢失的隐患,同时在进行数据采集时,不便于对信息白名单以外的信息进行警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数据采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基于RFID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易造成数据丢失隐患,同时在进行数据采集时不便于对信息白名单以外的信息进行警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RFID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RFID读写器、特征提取模块和微处理器,所述RFID读写器通过无线电讯号传输模块识别RFID标签,所述RFID读写器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所述特征提取模块通过无线数据下载模块分别与RFID读写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连接;所述特征提取模块通过数据信息上传模块与特征比对模块连接;所述特征比对模块通过数据信息上传模块与终端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包括警报模块,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数据信息下载模块与特征提取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数据信息上传模块与警报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存储器a和存储器b;所述存储器a中存储有人员信息白名单,所述存储器b中存储有RFID读写器所采集的人员信息历史数据;所述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RFID读写器所采集的和存储器a所存储的人员信息;所述特征比对模块用于对特征提取模块所提取的RFID读写器所采集的和存储器a所存储的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发送至所述微处理器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警报模块为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安装在RFID读写器上。
优选的,所述RFID读写器为无线RFID读写器。
优选的,所述终端为手机或PC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RFID读写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连接,增强了RFID读写器所采集数据的安全性,以防储存在RFID读写器中的数据丢失;通过特征提取模块和特征比对模块对RFID读写器所采集数据与人员信息白名单进行比对,实现了RFID读写器的警报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环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绍兴环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90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