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预制混凝土管片立式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1890.1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3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梁宁慧;缪庆旭;刘新荣;曹郭俊;许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21/16 | 分类号: | B28B21/16;B28B2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模板 立式模具 圆型凹槽 内模板 预制混凝土管片 底模板 本实用新型 压靠 环状空腔 同心环状 预制装配 上表面 管片 内槽 内架 外槽 外架 嵌入 环抱 支撑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工预制混凝土管片立式模具,属于预制装配领域,立式模具包括底模板、内模板和外模板,底模板上还设置有呈同心环状分布的多个圆型凹槽,相邻的两个圆型凹槽用于分别嵌入内模板和外模板,还包括设置在内模板所在圆型凹槽内且压靠于内模板内侧的内槽圈、设置在外模板所在圆型凹槽内且压靠于外模板外侧的外槽圈、设置在内模板内侧且支撑内模板的内架部件以及设置在外模板外侧且环抱外模板的外架部件,所述底模板在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环状空腔共同构成所述管片立式模具的型腔。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需要制作不同尺寸的预制混凝土管片,适宜在广大的村、镇区域以及小、微型企业中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制品的成型模具与成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人工预制混凝土管片立式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村、镇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为满足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需打制民用井,为使民用、工厂等污水不再随意排放需修筑排水管道,另外,一些建、构筑物自身结构也多用到中、小型管片。又由于钢筋混凝土管片材料易取、成本低、寿命长等优点。从而,使得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应用愈来愈广泛,且需求量日益增大。这些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制作和施工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而且其应用地域多受运输和预制加工条件的限制,因此无需使用大型工厂专业流水线生产的盾构管片,而增加成本。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模具的种类按其侧模的刚度可分为刚性模板和柔性模板,其中刚性模板较为常见,一般用于工厂化流水线作业,虽然其精度高,不易损坏,但相比柔性模板其有如下缺点:重量大,体积笨重,通常需要借助于吊车施工;精度要求高,制作难度大、成本高,不适合在村、镇区域以及小、微型企业中推广;锁紧螺栓数量较多,结构比较复杂,操作费时费力,强度大;清理工作困难并容易遗漏,从而影响管片预制的生产效率及精度等。
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成型方式有卧式成型和立式成型,其中卧式成型的优点是:快速、省力、自动化程度高。但是,在浇筑振捣过程中,其上弧面或外弧面易形成浮浆;成型后,易在上弧面或外弧面产生收缩裂缝,严重影响保护层的质量,降低管片耐久性。
混凝土的振捣成型技术包括人工振捣和整体振捣,其中,人工振捣一般采用振动棒等小型振捣工具,其振动强度底、影响范围小、容易控制、使用简便、投资小,正适合于中、小型人工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的制作。而对于整体振捣,由于其振动能量大,容易使同一水平面混凝土振捣均匀,但垂直层面上不易均匀。并且,在螺栓孔、拼接缝等部位容易出现过振离析和错位变形现象,从而影响管片质量和模具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模具和成型技术存在的优缺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预制混凝土管片立式模具,可有效地协调成本、精度、生产条件、制作工艺等因素之间的制约关系,生产出适宜在村、镇区域中广泛应用的、造价低、质量高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原材料易得,可重复使用,装置简易,拆卸方便,易于清理,保证精度,提高管片制作效率的人工预制混凝土管片立式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预制混凝土管片立式模具,包括底模板以及设置在底模板上的内模板和外模板,所述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形成有环状空腔,所述底模板上还设置有呈同心环状分布的多个圆型凹槽,相邻的两个圆型凹槽用于分别嵌入内模板和外模板,还包括设置在内模板所在圆型凹槽内且压靠于内模板内侧的内槽圈、设置在外模板所在圆型凹槽内且压靠于外模板外侧的外槽圈、设置在内模板内侧且支撑内模板的内架部件以及设置在外模板外侧且环抱外模板的外架部件,所述底模板在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环状空腔共同构成所述管片立式模具的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1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