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眩光LED面板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4749.7 | 申请日: | 201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2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石颖辉;傅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小珍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13/00;F21V17/1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29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眩光面 柔性基板 导光板 眩光 焊接 本实用新型 扩散板 背板 侧面 内圈 导光板上表面 工作生活 机械螺丝 眩光指数 粘接固定 护线圈 内表面 防眩 贴平 叠加 对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防眩光LED面板灯,包括防眩光面环、背板、扩散板、导光板、已焊接LED灯珠柔性基板、护线圈,所述扩散板和导光板依次向上叠加固定在所述防眩光面环内圈平面上,所述已焊接LED灯珠柔性基板粘接固定在所述防眩光面环内圈侧面上,所述已焊接LED灯珠柔性基板的LED中心对准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中心,最后,将所述背板的内表面贴平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表面同时通过侧面机械螺丝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面环的防眩角度R为30~45°,大大降低了眩光的产生,使得该LED面板灯的眩光指数UGR<19,达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防眩光LED面板灯。
背景技术
LED面板灯应用于办公楼、商场、超市、学校、医院、酒店、停车场、工厂车间、市政工程、家庭等各个照明领域或装饰领域。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LED面板灯包括边框、LED灯条、导光板、扩散板以及背盖板,其中,边框、导光板、扩散板以及背盖板从下至上依次设置,LED灯条固设于边框与导光板之间、对应于边框的四周边位置处,这种常用的LED面板灯,光效低,只能达到90流明/ 瓦左右,且其统一眩光指数UGR>25,已经对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健康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防眩光LED面板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提供防眩光LED面板灯,包括防眩光面环、背板、扩散板、导光板、已焊接LED灯珠柔性基板、护线圈,所述扩散板和导光板依次向上叠加固定在所述防眩光面环内圈平面上,所述已焊接LED灯珠柔性基板粘接固定在所述防眩光面环内圈侧面上,所述已焊接LED灯珠柔性基板的LED中心对准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中心,最后,将所述背板的内表面贴平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表面同时通过侧面机械螺丝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光面环的侧面还设置有过线孔,以便已焊接LED灯珠柔性基板与LED驱动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光面环的侧面还设置有护线圈,以便更好的保护电线不被披风刮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光面环的防眩角度R为30~4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光面环的材料是金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光面环的成型工艺为五金模具旋压工艺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光面环的表面处理为电镀或喷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光面环的整体高度为:15~50mm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眩光面环的直径为50~30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LED面板灯,防眩光面环的防眩角度R为30~45°,大大降低了眩光的产生,使得该LED面板灯的眩光指数UGR<19,达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LED面板灯的整体结构第一方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LED面板灯的整体结构第二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LED面板灯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1-防眩光面环;2-背板;3-扩散板;4-导光板;5-已焊接LED灯珠柔性基板;6-护线圈;R-防眩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小珍,未经彭小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47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