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式空气间隙大压缩比的灭弧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7197.5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6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嬿蕾;王巨丰;黄萍;周鑫;覃安杰;周勇军;孔佳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嬿蕾 |
主分类号: | H01T4/16 | 分类号: | H01T4/16;H01T1/08;H01T4/02;H01B17/48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徐国华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装置 空气间隙 伞裙 本实用新型 灭弧通道 气吹灭弧 分段式 灭弧管 压缩比 电极 灭弧 工作稳定 间隔布置 灭弧能力 导弧 两边 | ||
1.一种分段式空气间隙大压缩比的灭弧防雷装置,包括防雷装置主体(1)、设在防雷装置主体(1)内部的气吹灭弧路径(2)和若干片设在防雷装置主体(1)外表面的伞裙(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吹灭弧路径(2)由若干段灭弧通道构成,并且每一段灭弧通道均放置有两个灭弧管,在这两个灭弧管之间设有一导弧球;所述的伞裙(3)上设有电极(4);由下向上对灭弧通道和伞裙(3)进行排序,第一段灭弧通道出口处的灭弧管通过导线与第二片伞裙上的电极相连接,第三片伞裙上的电极设置在第二片伞裙的电极的正上方,并且第三片伞裙上的电极通过导线与第二段灭弧通道入口处的灭弧管相连接,第二段灭弧通道出口处的灭弧管通过导线与第四片伞裙上的电极相连接,以此循环,将灭弧通道和伞裙上的电极连接在一起;在上下两片伞裙上相对应设置的两个电极之间形成空气间隙(5),并且空气间隙(5)在防雷装置主体(1)左右两边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空气间隙大压缩比的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采用石墨电极或者铜质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空气间隙大压缩比的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管为细陶瓷管;所述的导弧球为石墨小球或者铜质小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空气间隙大压缩比的灭弧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雷装置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球头和帽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嬿蕾,未经王嬿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71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热保护的陶瓷气体放电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煤矿提升井架防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