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信封糊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7299.7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9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邮电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70/62 | 分类号: | B31B70/62;B31B7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封糊合机 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 报警电路 出料装置 糊合装置 进料装置 收集框 折叠 抵接 卡纸 技术方案要点 生产资源 信封制造 转动连接 耦接 信封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封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信封糊合机,旨在解决卡纸时无人发现,使得生产资源浪费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信封糊合机,包括机架、转动连接于机架的进料装置、一端抵接于进料装置的折叠糊合装置、抵接于折叠糊合装置另一端的出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机架的检测电路、耦接于检测电路并在卡纸时报警的报警电路,其中出料装置设有收集框、报警电路设于收集框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电路进行计数,达到便于计算信封数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封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信封糊合机。
背景技术
信封糊合机主要用于加工信封纸,是生产信封的专用设备。
如申请号为:CN87206620.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自动信封糊合机,其技术要点是:由床身、机座、电器控制箱、动力传动装置、送纸机构、纵向机构、换向机构、横向机构构成。
该方案通过纵向机构、换向机构、横向机构实现的信封的自动糊合,从而加快的信封的生产速度,但是在机器运行的过程中,却可能出现卡纸的情况,使得机器停止,一旦没有人及时发现,就会导致生产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封糊合机,通过检测电路进行计数,达到便于计算信封数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信封糊合机,包括机架、转动连接于机架的进料装置、一端抵接于进料装置的折叠糊合装置、抵接于折叠糊合装置另一端的出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机架的检测电路、耦接于检测电路并在卡纸时报警的报警电路,其中出料装置设有收集框、报警电路设于收集框内。
通过检测电路对信封的运行进行监控,若发生卡纸现象,则通过报警电路报警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使得工作人员对卡纸部位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电路包括:
延时电路,耦接于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以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延时信号;
执行电路,耦接于延时电路并根据延时信号控制警报部是否得电。
通过延时电路对检测电路发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判断,最后通过执行电路控制警报部报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执行电路包括:
蜂鸣器,一端耦接于电源,另一端接地;
启闭电路,输入端耦接于延时电路以接收延时信号并输出控制蜂鸣器H启闭的启闭信号。
警报部使用蜂鸣器H作为报警器,蜂鸣器H通过启闭电路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闭电路包括:
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包括线圈、第一常开触点开关,线圈的输入端耦接于电源,第一常开触点开关与蜂鸣器串联;
第一三极管,基极耦接于延时电路以接收延时信号,集电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
第一二极管,一端耦接第一继电器与电源的连接点,另一端耦接于第一继电器与第一三极管的连接点。
通过第一三极管接收延时信号,随后通过第一继电器控制第一常开触点开关的启闭,从而控制蜂鸣器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
信封能阻隔红外线穿过,从而使得红外线接收器未接收到红外线时输出低电平,而接收到红外线时输出高电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框底部设有摩擦面。
通过摩擦面的设计,使得信封在收集时能够更方便的停留在收集框内,而不会滑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邮电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邮电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72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收料的信封糊合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进料的信封糊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