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功能的无人机及无人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40034.2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5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吕维亮;凌云飞;孟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许峰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热成像装置 图像识别模块 通信模块 主控制器 红外热成像 无人机系统 本实用新型 人员安全 通信连接 稳定运行 降落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功能的无人机及无人机系统,可解决无人机无法在夜间实现精确降落的问题,使无人机具备使用灵活方便、适用性强等特点,同时保障了无人机稳定运行和人员安全。所述无人机包括主控制器、飞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图像识别模块、红外热成像装置和机体;其中,主控制器、飞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和红外热成像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机体上,且飞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和红外热成像装置分别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功能的无人机及无人机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物流运输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有效解决速度、地面交通受限等问题,尤其在山区、湖区和偏远区域等进行商品运送的发展前景逐步向好。
目前,无人机物流配送一般采用点到点的飞行模式。由于超视距飞行,完全靠无人机操作人员手动遥控不现实。为了完成飞行配送,市面上的物流无人机通常采取两种飞行解决方案。
一种是预先设定好航线,飞行过程中,无人机通过GPS定位和控制程序进入预设航线飞行;起降点由无人机操作人员手动控制无人机起降(由于GPS存在误差,直接降落存在风险)。这种方案的缺点是起降点需有无人机操作人员,起降的安全依赖无人机操作人员的操作。
另一种是预先设定好航线,飞行过程中,无人机通过GPS定位和控制程序进入预设航线飞行;无人机到达预定GPS定位处,通过视觉识别装置,识别到地面靶标的色块,从而实现精确降落。这种方案的缺点是无法在夜间实现精确降落,也存在误识色块的风险。
此外,在日常的高频次飞行配送过程中,起降点除了包裹接受人员外,还存在围观人员以及突发情况,这些复杂环境都给安全留下了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功能的无人机及无人机系统,以解决无人机无法在夜间实现精确降落的问题,使无人机具备使用灵活方便、适用性强等特点,同时保障了无人机稳定运行和人员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红外热成像功能的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主控制器、飞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图像识别模块、红外热成像装置和机体;其中,主控制器、飞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和红外热成像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机体上,且飞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和红外热成像装置分别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第一种可实现的方案,所述红外热成像装置将获取的外界红外信息传递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将接收的外界红外信息传送至图像识别模块中;图像识别模块分析红外信息,并将分析结果传输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生成飞行指令;飞控模块根据主控制器传送的飞行指令作出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作为第二种可实现的方案,作为优选例,所述图像识别模块将获得的红外信息与自身存储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输给主控制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系统,包括无人机、接收装置,以及后台;所述无人机包括主控制器、飞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图像识别模块、红外热成像装置和机体; 主控制器、飞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和红外热成像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机体上,且飞控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和红外热成像装置分别与主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接收装置分别与第一通信模块和后台通信连接,第一通信模块和后台通信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作为第一种可实现的方案,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阵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和红外发光二极管阵列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分别与后台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0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潜水器重心调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单推杆加蜗轮蜗杆回转支撑驱动型定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