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盆栽植物智能浇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40934.7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7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健;李佩君;邱兴阳;张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健 |
主分类号: | A01G27/00 | 分类号: | A01G27/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35125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溉器 智能浇灌装置 盆栽植物 软管 硬质塑料管 控制器 分水管 水龙头 安装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花盆泥土 前后方向 一端连接 插头 插头插 平行 便利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盆栽植物智能浇灌装置,至少包括水龙头、控制器、软管和灌溉器,所述水龙头下方安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下方连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硬质塑料管,所述硬质塑料管上平行方向贯穿安装有T形管,所述T形管前后方向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灌溉器,所述灌溉器包括外壳和插头,所述灌溉器底端的插头插在花盆泥土中。该盆栽植物智能浇灌装置,使用起来操作颇便利,具有实用可靠等优点,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盆栽植物智能浇灌装置。
背景技术
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
目前的灌溉设备大多是大型灌溉设备适用于产量大的农田等,随着人们生活左右的提高,在家中栽种盆栽成为一种时尚,而多数人工作的原因经常不能照料盆栽给之浇水使得花草苦干,所以缺少一种在家中小型盆栽的智能灌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盆栽植物智能浇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盆栽植物智能浇灌装置,至少包括水龙头、控制器、软管和灌溉器,所述水龙头下方安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下方连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硬质塑料管,所述硬质塑料管上平行方向贯穿安装有T形管,所述T形管前后方向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灌溉器,所述灌溉器包括外壳和插头,所述灌溉器底端的插头插在花盆泥土中。
优选的,所述灌溉器整体呈圆锥形,所述灌溉器的中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防漏塞,所述防漏塞呈半圆套设在进水口上,所述防漏塞材质为橡胶,进水口经管道连接于第一网盘,所述第一网盘固定在灌溉器内,所述第一网盘上设置有网孔,所述第一网盘以直径等分成四个扇形区域,所述第一网盘的网孔分布在前后的两个扇形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网盘中心安装有轴承,在所述第一网盘的上方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网盘,所述第二网盘的网孔分布在左右的两个扇形区域内,所述第一网盘于第二网盘之间设有间距。
优选的,所述灌溉器内部设置有第一网盘和第四网盘,第二网盘和第三网盘均固定在轴承上,所述轴承的顶部安装有旋转圆盘,所述旋转圆盘通过三个支架连接于轴承上,所述旋转圆盘中部设有通道。
优选的,所述外壳底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插头,所述外壳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位于第一网盘于第四网盘之间,所述第一孔洞沿外壳均匀分布有八组,所述灌溉器的顶部设置有空心圆球,所述空心圆球的插头连通于第四网盘,所述第四网盘和圆球之间有外壳,所述空心圆球上阵列有多组第二孔洞,所述外壳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插头底端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盆栽植物智能浇灌装置,水龙头通过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出水的时间和间隔,可以达到无人看管自动送水的效果,灌溉器的插头设置圆锥形更加方便的插入泥土中,设置的第一孔洞可以喷出水柱,第二孔洞可以喷出水雾,可以满足多组植物的需求,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设计,能够对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及时灌溉,该盆栽植物智能浇灌装置,使用起来操作颇便利,具有实用可靠等优点,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灌溉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网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网盘和第四网盘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健,未经郑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0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