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油器用高压柱塞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1091.0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7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威;邓加先;胡知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力威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39/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302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珠 进油腔 中空腔室 出油腔 注油阀 上端 泵体 下端 高压柱塞泵 压力弹簧 体内部 吸油管 注油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泵体上端 连接柱塞 内部安装 内部通路 滤油网 柱塞阀 | ||
一种注油器用高压柱塞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端设有进油腔与出油腔,所述出油腔安装有注油阀,所述注油阀下端位于出油腔内部安装有第一钢珠,所述第一钢珠与注油阀之间安装有第一压力弹簧,所述泵体对应进油腔位置内部设有中空腔室,所述中空腔室上端连通进油腔,下端连通吸油管,所述中空腔室上端安装有第二钢珠与第三钢珠,所述第二钢珠与第三钢珠之间安装有第二压力弹簧,所述泵体下端安装有柱塞阀,所述中空腔室中部通过内部通路连接柱塞阀与出油腔,所述进油腔上端安装有第一滤油网。本实用新型吸取过程中油液既可从进油腔进入泵体内部又能够从吸油管进入到泵体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油器用高压柱塞泵。
背景技术
注油器广泛应用于空气/天然气CNG压缩机、往复泵、锻压机、发动机等带压工作的机械,在其运转工作时,对摩擦零部件强行压注润滑油,以减轻机件磨损,保证机器正常运转。为化工、炼油、冷冻、制氧、冶金、矿山机械、船用发动机、重型拖拉机、橡胶、塑料、印刷机械、轻纺工业等机械传动设备上作压力润滑之用。
传统注油器高压柱塞泵的进油口只有一个,只能够单腔进油,而对于回油管路中的油液由于已经使用过,对于油液的浓度与油箱内部油液浓度就不同,如果已经润滑后的油液在经回油管路流入到油箱内部后,由于其中带有的杂质会影响油箱内部油液纯度,而且杂质在油箱内部不清理,对需要润滑的设备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克服的是注油器高压柱塞泵只能单腔进油,润滑过程中润滑后的油液只能通过油箱才能再次进入到润滑管路,导致杂质积累在油箱中,影响设备润滑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注油器用高压柱塞泵。
一种注油器用高压柱塞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端设有进油腔与出油腔,所述出油腔安装有注油阀,所述注油阀下端位于出油腔内部安装有第一钢珠,所述第一钢珠与注油阀之间安装有第一压力弹簧,所述泵体对应进油腔位置内部设有中空腔室,所述中空腔室上端连通进油腔,下端连通吸油管,所述中空腔室上端安装有第二钢珠与第三钢珠,所述第二钢珠与第三钢珠之间安装有第二压力弹簧,所述泵体下端安装有柱塞阀,所述中空腔室中部通过内部通路连接柱塞阀与出油腔,所述进油腔上端安装有第一滤油网。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安装柱塞阀的一侧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下端铰接摇臂,所述摇臂一端位于柱塞阀下部,另一端位于调节杆下部,所述调节杆垂直于泵体上表面安装在泵体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摇臂位于柱塞阀一端安装有滚轮,所述柱塞阀的柱塞杆垂直于滚轮轴线位于滚轮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安装调节杆处安装有调节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吸油管下端安装有第二滤油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泵体内部设置连通进油腔与吸油管的中空腔室,在中空腔室内部安装第二钢珠与第三钢珠,以及在两颗钢珠之间安装第二压力弹簧,利用柱塞阀抽拉形成的负压进行对油液的吸取,吸取过程中油液既可从进油腔进入泵体内部又能够从吸油管进入到泵体内部,润滑过程中油液可直接经泵体的进油腔过滤入到润滑管路中,避免了油液流回油箱造成杂质污染。
通过第一滤油网可对进油腔进入的油液进行过滤,避免油液中的杂质进入到润滑管路中对设备造成损坏。
通过泵体上的立柱以及立柱下端铰接的摇臂,便于推动柱塞阀。
通过在摇臂位于柱塞阀一端安装的滚轮,减小摇臂与柱塞阀之间的摩擦,避免造成柱塞阀的磨损。
泵体安装调节杆处安装有调节螺母,便于调节调节杆深入到泵体下端的长度,可以控制泵体的进油量。
吸油管下端安装有第二滤油网,对吸油管进入的油液进行过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力威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力威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10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