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避免发动机气缸进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1471.4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0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付舟;陈庆樟;杨保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管路 进口管路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气缸 水浸传感器 出口管路 内部连通 出风管 出风口 吹风机 落料管 管壁 进水 套筒 一体成型的 套筒截面 套筒内壁 上端 倒台状 进料口 警鸣器 两层 内壁 下端 连通 砂石 阻隔 赃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避免发动机气缸进水的装置,包括中间管路、ECM和警鸣器,中间管路两端分别固定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中间管路、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之间相互连通,进口管路内壁固定有套筒,套筒内壁中央固定有水浸传感器,水浸传感器两侧至套筒两端的套筒截面为倒台状,中间管路上端在进口管路的旁边设有吹风机,吹风机的出风口与中间管路之间固定有出风管,出风管通过设在中间管路管壁上的出风口与中间管路内部连通,中间管路下端在进口管路的旁边固定有落料管,落料管通过设在中间管路管壁上的进料口与中间管路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好,效率高,有两层保护,阻隔更有保障,且能够清除存积的砂石与赃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避免发动机气缸进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降雨较大时,会产生较多的积水。许多司机在对积水深度不明的情况下涉水行驶,因故造成中途的熄火,或是停在地下停车场等地势低水容易淹到的地方,也会导致发动机进排气管进水,进而进到气缸内引起重大损失,甚至一些新手司机进行二次点火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存在的各类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避免发动机气缸进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避免发动机气缸进水的装置,包括中间管路、ECM和警鸣器,所述中间管路两端分别固定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所述中间管路、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进口管路内壁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中央固定有水浸传感器,所述水浸传感器两侧至套筒两端的套筒截面为倒台状,所述中间管路上端在进口管路的旁边设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的出风口与中间管路之间固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通过设在中间管路管壁上的出风口与中间管路内部连通,所述中间管路下端在进口管路的旁边固定有落料管,所述落料管通过设在中间管路管壁上的进料口与中间管路内部连通,所述出风口与进料口相对设置,所述出风口和进料口旁边远离进口管路的方向设有固定在中间管路内壁的过滤筛网,所述出风管侧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插入有在出风口上方的第一挡板,所述落料管侧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插入有在进料口下方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与套在中间管路上的第一环套固定,所述第一环套与出风管之间固定有第一拉簧,所述第一环套与落料管之间固定有第二拉簧,所述中间管路上套有在第一环套旁边的第二环套,所述第二环套与第一环套之间设有多个固定在第二环套侧端的铁芯,所述铁芯上缠绕有电磁线圈,所述第二环套旁边设有安装在中间管路上的第一电磁单向阀,所述第一电磁单向阀旁边设有安装在中间管路上的第二电磁单向阀,所述第一电磁单向阀和第二电磁单向阀之间设有固定在中间管路内壁上的圆环,所述圆环朝向第一电磁单向阀的侧端固定有多个水流感应器,所述出口管路上固定有电池,所述吹风机、电磁线圈、第一电磁单向阀、第二电磁单向阀、警鸣器和ECM分别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ECM分别与第二电磁单向阀、吹风机、电磁线圈和第一电磁单向阀电性连接,所述水浸传感器和水流感应器分别与ECM电性连接,所述水浸传感器与警鸣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的直径相同,所述中间管路的直径小于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壁中央至进口管路内壁的距离为3-5cm。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与出风管内壁密封配合,所述第二挡板与落料管内壁密封配合。
优选的,所述中间管路与第一环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环套为铁磁材料制作。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的截面为台状,所述进料口截面为倒台状。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水从进口管路进入,触发水浸传感器,使得ECM控制第一电磁单向阀关闭,有效防止水继续流动从而进到发动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14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沼气发动机进气结构
- 下一篇:一种进气系统降噪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