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品传送机构的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2288.6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3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奇洲;陈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39/06 | 分类号: | B65G39/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顾克帅;林祥翔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框架 海绵滚筒 缓冲装置 活动框架 物品传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 缓冲 传送带 并排设置 缓冲效果 上下运动 弹性件 输入端 导轨 联动 皮带 电机 行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物品传送机构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设在传送带的输入端,由一固定框架和设有固定框架上的活动框架组成,活动框架可在设在固定框架内的弹性件的作用下上下运动,固定框架内设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海绵滚筒,该海绵滚筒与设在固定框架内的电机通过皮带联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双重缓冲效果,海绵滚筒与行李接触时提供第一重缓冲,活动框架可在导轨上活动提供了第二重缓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指带缓冲装置的传送带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生活应用中,机场行李传送带对行李没有保护装置,直接从高台滑落至传送带上,行李与金属边沿发生撞击,造成行李箱的损伤。另外现在物流业对时间的要求较高,使行李和包裹都是有一定的速度被丢到滑道或传送带上,即使有传送带的缓冲,也会使的一些易碎品受到冲击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供双重缓冲的传送带传送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物品传送机构的缓冲装置,其中,缓冲装置设在传送带的输入端,由一固定框架和设有固定框架上的活动框架组成,活动框架可在设在固定框架内的弹性件的作用下上下运动,固定框架内设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海绵滚筒,该海绵滚筒与设在固定框架内的电机通过皮带联动,所述的海绵滚筒上端部保持在传送带平面的上方。
固定框架设有两个竖直的导轨,活动框架上的滑轮可在该导轨上滑动。在活动框架底部与固定框架之间设有缓冲弹簧。
所述的海绵滚筒转速与传送带速度一致。
采用了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双重缓冲效果,电机与海绵滚筒组成的结构,海绵滚筒与行李接触时提供第一重缓冲,同时海绵滚筒旋转方向与传送带方向一致且转速与传送带速度相配合使速度一致,避免行李箱与传送带平面的摩擦。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二重缓冲效果,行李在与海绵滚筒接触后,压力传到活动框架上,弹簧被压缩,减缓了行李受到的撞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活动框架;2、海绵滚筒;3、电机;4、固定框架;5、弹簧;6、滑轮;7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物品传送机构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位于传送带(图中未示出)的输入端,缓冲装置包括活动框架1、海绵滚筒2、电机3、固定框架4、弹簧5、滑轮6和导轨7。活动框架1内并排设有三个海绵滚筒2,可根据行李的大小、重量对海绵滚筒的大小及数量进行相应设置,电机3通过皮带带动海绵滚筒2转动,行李或包裹先掉落在海绵滚筒2上,再在海绵滚筒2的带动下运送到传送带上,通过设置电机3的转速使海绵滚筒2与传送带速度相配合一致,避免行李与传送带间产生速度不一致造成的摩擦。固定框架4设有两个竖直的导轨7,活动框架1上的滑轮5可在该导轨7上上下滑动,在活动框架1底部与固定框架4之间设有缓冲弹簧5。行李在与海绵滚筒2接触后,压力传到活动框架1上,弹簧5被压缩,减缓了行李受到的撞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形状或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未经成都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2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食品制造装置的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用皮带机压带装置